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为了取信于民,在公布法令前,商鞅派人在成阳城(当时秦都城,今陕西西安北)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并发出告示,谁要是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取信于民,在公布法令前,商鞅派人在成阳城(当时秦都城,今陕西西安北)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并发出告示,谁要是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十金。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但是大家都不相信。过了中午,木杆仍然立在那里。商鞅便改为“赏五十金”。终于,有人扛起木杆,径直走到了北门,果真得到了五十金。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秦国,大家都知道商鞅执法山说一不二。
 请回答:
(1)请你根据材料概括出一个历史典故。这一历史典故说明了商鞅变法的什么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是谁支持了商鞅变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评价商鞅变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典故:南门徙木或徙木立信。理念:商鞅坚持变法的信心、决心,向人民表示诚信。
(2)背景:①生产力的发展使铁农具和牛耕广泛推广,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②新兴封建地主阶级队伍形成,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③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秦国统治者适应变法潮流。支持者:秦孝公。原因:加强秦国的封建统治,使秦国逐渐强盛起来,以实现争霸天下、完成统一的大业。
(3)内容: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奖励军功,按功授爵。④“燔诗书而明法令”。⑤统一度量衡。⑥废分封,行县制。⑦“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
(4)评价:商鞅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它使秦国强盛起来,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但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有消极的影响。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为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竖直悬挂一根长15米的杆,在杆的正下方有一处观察点A,当杆自由下落时,杆全部通过A点用多长时间(不计  2020-03-30 …

木杆挂在离地面五米处,木杆长五米,猴子正好在木杆五米处,此时剪断悬挂处使木杆下落,猴子恰好在木杆底  2020-06-07 …

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以下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筒CD,若将悬线剪断,求:(1)经  2020-06-26 …

杠铃负重深蹲的重量跟杠铃杆的长度有关吗?我的意思是用的相同的重量,杆长的就会比较吃力,还是与杆长无  2020-07-08 …

某学校(116°30′E)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校园内用“立竿见影”的方法,测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旗杆  2020-07-11 …

如图所示,小朋友在玩蹦蹦杆游戏的过程中,关于杆上弹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弹簧恢复到原长时,  2020-11-02 …

1、星星小学操场上有一根高耸的旗杆,旁边有一根2.5米高的竹竿.上午9时测得竹竿的影子长为2米,旗杆  2020-11-15 …

(选修模块3—4)(1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和机械波一样依赖介质来传播B.考  2020-12-18 …

李明同学想利用影子测量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测得1米长的标杆影长为0.8米,当他测量教学楼前的旗杆  2021-01-04 …

一个木杆,第一次截去了全长的12,第二次截去所剩木杆的13,第三次截去所剩木杆的14,第四次截去所剩  2021-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