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
题目详情
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2)步骤___(填序号)的目的是证明CuO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
(3)步骤⑦的目的是___;
(4)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
(5)请你设计实验比较二氧化锰和CuO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中的催化效果
实验步骤:___
实验结论:___.22
2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 步骤⑥结果 | 步骤⑦现象 | 结论 |
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___ |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___ |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
(3)步骤⑦的目的是___;
(4)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
(5)请你设计实验比较二氧化锰和CuO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中的催化效果
实验步骤:___
实验结论:___.22
2

步骤③现象 | 步骤⑥结果 | 步骤⑦现象 | 结论 |
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___ |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___ |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猜想】Ⅲ.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反应速率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实验】(1)氧化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能加快其分解速率生成氧气的速率,故步骤③中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所以步骤⑥中称量的氧化铜的质量仍为0.2g;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其中反应速率改变,这里是加快,反应后化学性质不变,故氧化铜依然起到催化作用,所以⑦的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为了看氧化铜是否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要通过加入氧化铜与不加氧化铜的现象进行对比,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所以步骤①③的目的是证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
(3)步骤⑦的目的是证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4)过氧化氢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之下分解产生了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水+氧气;
(5)对比实验要要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控制两个变量,比较反应的速率,实验方案为:常温下,取两份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0.2g的MnO2粉末和CuO粉末(或写颗粒大小相同的MnO2和CuO),(控制2个变量)比较冒泡速率(或相同时间收集氧气体积或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结论是相同条件下,用MnO2的催化效果比CuO好.
故答案为:【猜想】Ⅲ: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1)溶液中有气泡放出;称量CuO的质量仍为0.2g;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①③;
(3)证明CuO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4)过氧化氢
水+氧气;
(5)实验方案:常温下,取两份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0.2g的MnO2粉末和CuO粉末(或写颗粒大小相同的MnO2和CuO),(控制2个变量)比较冒泡速率(或相同时间收集氧气体积或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用MnO2的催化效果比CuO好.
氧化铜 氧化铜 氧化铜 氧化铜
(5)对比实验要要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控制两个变量,比较反应的速率,实验方案为:常温下,取两份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0.2g的MnO22粉末和CuO粉末(或写颗粒大小相同的MnO22和CuO),(控制2个变量)比较冒泡速率(或相同时间收集氧气体积或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结论是相同条件下,用MnO22的催化效果比CuO好.
故答案为:【猜想】Ⅲ: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1)溶液中有气泡放出;称量CuO的质量仍为0.2g;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①③;
(3)证明CuO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4)过氧化氢
水+氧气;
(5)实验方案:常温下,取两份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0.2g的MnO2粉末和CuO粉末(或写颗粒大小相同的MnO2和CuO),(控制2个变量)比较冒泡速率(或相同时间收集氧气体积或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用MnO2的催化效果比CuO好.
氧化铜 氧化铜 氧化铜 氧化铜
(5)实验方案:常温下,取两份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0.2g的MnO22粉末和CuO粉末(或写颗粒大小相同的MnO22和CuO),(控制2个变量)比较冒泡速率(或相同时间收集氧气体积或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用MnO22的催化效果比CuO好.
【实验】(1)氧化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能加快其分解速率生成氧气的速率,故步骤③中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所以步骤⑥中称量的氧化铜的质量仍为0.2g;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其中反应速率改变,这里是加快,反应后化学性质不变,故氧化铜依然起到催化作用,所以⑦的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为了看氧化铜是否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要通过加入氧化铜与不加氧化铜的现象进行对比,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所以步骤①③的目的是证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
(3)步骤⑦的目的是证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4)过氧化氢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之下分解产生了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氧化铜 |
(5)对比实验要要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控制两个变量,比较反应的速率,实验方案为:常温下,取两份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0.2g的MnO2粉末和CuO粉末(或写颗粒大小相同的MnO2和CuO),(控制2个变量)比较冒泡速率(或相同时间收集氧气体积或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结论是相同条件下,用MnO2的催化效果比CuO好.
故答案为:【猜想】Ⅲ: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1)溶液中有气泡放出;称量CuO的质量仍为0.2g;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①③;
(3)证明CuO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4)过氧化氢
氧化铜 |
(5)实验方案:常温下,取两份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0.2g的MnO2粉末和CuO粉末(或写颗粒大小相同的MnO2和CuO),(控制2个变量)比较冒泡速率(或相同时间收集氧气体积或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用MnO2的催化效果比CuO好.
氧化铜 |
水+氧气;
(5)对比实验要要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控制两个变量,比较反应的速率,实验方案为:常温下,取两份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0.2g的MnO22粉末和CuO粉末(或写颗粒大小相同的MnO22和CuO),(控制2个变量)比较冒泡速率(或相同时间收集氧气体积或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结论是相同条件下,用MnO22的催化效果比CuO好.
故答案为:【猜想】Ⅲ: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1)溶液中有气泡放出;称量CuO的质量仍为0.2g;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①③;
(3)证明CuO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4)过氧化氢
氧化铜 |
(5)实验方案:常温下,取两份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0.2g的MnO2粉末和CuO粉末(或写颗粒大小相同的MnO2和CuO),(控制2个变量)比较冒泡速率(或相同时间收集氧气体积或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用MnO2的催化效果比CuO好.
氧化铜 |
水+氧气;
(5)实验方案:常温下,取两份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0.2g的MnO22粉末和CuO粉末(或写颗粒大小相同的MnO22和CuO),(控制2个变量)比较冒泡速率(或相同时间收集氧气体积或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用MnO22的催化效果比CuO好.
看了 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有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类比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能使漂白粉水溶液先变浑浊后变澄 2020-05-02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炼铁厂的生铁(只有铁与稀盐酸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进行分析,先称取 2020-06-11 …
某温度下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的质量为什么减少CaO与水反映了,也 2020-07-21 …
将含有杂志22.2克的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46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恰好反应,杂志 2020-07-22 …
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A.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H)4]—,则与过量NH3·H 2020-11-29 …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 2020-12-09 …
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前烧杯和稀盐 2021-02-06 …
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李明取40克石灰石,把400克稀盐酸分4次放入样品中,使之充分反 2021-02-06 …
将石灰石样品15g与105.4g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9 2021-02-06 …
归纳与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因为稀硫酸能与铁反应放出H2,所以稀硝酸与铁 2021-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