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品学兼重(文言文)贞观二十年,王师旦为员外郎.冀州进士张昌龄,王公瑾并有文辞声振京邑.师旦考其策为下等,举朝不知所以.及奏太宗怪问无昌龄等名.师旦对曰:“此辈诚有词华,然其体为
题目详情
品学兼重(文言文)
贞观二十年,王师旦为员外郎.冀州进士张昌龄,王公瑾并有文辞声振京邑.师旦考其策为下等,举朝不知所以.及奏太宗怪问无昌龄等名.师旦对曰:“此辈诚有词华,然其体为轻薄,必不成令器,臣擢之,恐后生效仿,有变陛下风俗.”
贞观二十年,王师旦为员外郎.冀州进士张昌龄,王公瑾并有文辞声振京邑.师旦考其策为下等,举朝不知所以.及奏太宗怪问无昌龄等名.师旦对曰:“此辈诚有词华,然其体为轻薄,必不成令器,臣擢之,恐后生效仿,有变陛下风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释】 贞观二十年,王师旦做员外郎.冀州进士张昌龄、王公瑾都有文才,名声满京城.可是王师旦评定他们的策文为下等,全朝官员都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等到向皇帝汇报进士及第名次时,太宗奇怪地问为什么没有张昌龄等人名字.王师旦回答说:“这些人确实有文才,然而他们态度轻薄,文章浮艳,一定成不了有用的人才.我提拔他们,恐怕年轻人都向他们学习,就有可能改变陛下的风气.”皇上觉得这话很对. 【赏析】 本文赞扬王师旦选拔人才坚持品德和学识并重的观点.先写张昌龄、王公瑾有文才,名声大,连皇帝都这样看待,这样就与王师旦的观点形成矛盾.直到皇帝奇怪地追问,王师旦阐明自己的观点时,王师旦选拔人才的标准才昭然若揭.行文简洁,条理清楚.
看了 品学兼重(文言文)贞观二十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中国历史年代歌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 三分魏蜀吴 ,二 2020-05-16 …
齐康公什么时候死的?是公元前378年呀还是前379年?西晋到底是公元前266年建立还是265年建立 2020-06-1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材料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时,自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 2020-07-28 …
一位年轻人准备参加明经科的科举考试,他的理想是仿效魏征做一个谏议皇上、匡扶天下的良相.这位年轻人最 2020-07-28 …
隋朝是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王朝,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B.5 2020-07-2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时,自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须 2020-11-05 …
明朝万历年间的景德镇因制瓷业发达,“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说明A.明朝万历 2020-11-07 …
请你用“/”为这幅对联断句,并给多音字注音.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2020-11-2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18年,在与后金交战不利的情况下,明廷接受徐光启建议,购买西洋新型 2020-12-12 …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时,自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