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春晚书山家屋壁(其一)贯休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1)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词,

题目详情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其一)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
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
小儿啼索树上莺。
(1)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词,试以本诗为例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写出了雨后山民怎样的心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叠词可以从描写景物特征以及语言特色(音律、节奏)角度分析.
(2)诗人的情感要从其描写的景物及特点来分析,有的还可以抓住诗句中诗人表达感慨的关键字词来直接体会.本诗所写景物明朗有情致,不难看出诗人喜悦之情.

答案:
(1)在本诗中.叠字有三:“寂寂”,写出春雨初晴后农家春耕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蒙蒙”,状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而看不分明的情态:“泠泠”,描攀春水流动时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妙.而且声韵和谐,具有音乐美.
(2)表达了山民雨后放晴忙于耕种的喜悦之情.

 
赏析:后两句写庭院中,水气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看不分明;山野间,“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躲进巢避雨的鸟儿,又飞上枝头,吱吱喳喳,快活地唱起歌来;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这一切正都是写春雨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且不说蒙蒙的景色与泠泠的水声,单说树上莺.树上莺尚且如此欢腾聒噪,逗得小儿啼索不休,更可想见大田里农夫抢耕的情景了.
晚春是山家大忙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写宁静,由宁静中见农忙.晚春又是多雨的季节,春雨过后喜悦的心情是农民普遍的心情,诗人妙在不写人,不写情,单写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这样写,既紧扣了晚春的特色,又称得上短而精.方东树谓“小诗精深,短章酝藉”,方是好诗.这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它写得短而精,浅而深,景中有情,景外有人,于“澹中藏美丽”(薛雪《一瓢诗话》),于静处露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