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题目。(6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

题目详情
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题目。(6分)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小题1: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2分)
小题2: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2分)
小题3: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小题1:“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小题1:一首:愉悦、欢快、热爱生活;后一首:悲伤、愁苦、孤单寂寞。



点评:鉴赏诗歌的语言时,(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先看练得的字是什么词性,结合词性,解释词的含义、明确词的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结合炼字所在具体诗句分析,写出什么景物特点或者在描摹情景情态时何效果。(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在诗歌情感角度起到什么作用,并且是什么情感。
小题1:试题分析:《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宜人,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令人流连忘返。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武陵春》是作者避乱金华时所做,她历尽乱离之苦,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秋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词人的故国之思。
点评: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例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二字,可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那便是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例如“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用浮云呢?因为浮云可以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可以通过理解这个意象,知晓诗人艰难险阻的精神。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看了 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楚人学舟》(6分)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  2020-05-13 …

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  2020-05-13 …

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  2020-05-16 …

英语翻译求全文翻译,楚人学舟文言文:楚人有人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  2020-06-17 …

《楚人学舟》题目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  2020-06-21 …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2020-06-21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思考并回答文后问题。楚(1)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2)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  2020-06-21 …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  2020-06-21 …

《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  2020-06-21 …

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2020-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