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活用有三种情况:用判断句表示比喻,判断句表示原因,判断句压缩复杂语句.请各举一些例句.越多越好.每种起码十个以上才给分.
题目详情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活用有三种情况:用判断句表示比喻,判断句表示原因,判断句压缩复杂语句.请各举一些例句.越多越好.每种起码十个以上才给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修辞手法【暗喻】
《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国君是船,老百姓是水)
这是两个判断句,“君”和“舟”,“庶人”和“水”既不是同一个事物,也不是同一类事物,从逻辑上来说,是不能作出这样的判断的.但是,这裏显然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是一种隐喻.在语言中是允许的.从句法形式上来说,又是古代汉语典型的判断句.
《资治通鉴·汉纪·赤壁之战》:“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人,并不是豺虎这样的猛兽.这裏用豺虎的贪婪、凶狠来比喻曹操,也构成了一个判断句.(豺:一种象狼的野兽,耳朵比狼的短而且圆,性贪暴,常成群侵袭家畜.)
这种用比喻手法的判断句,我们要善於从谓语名词的某一特徵去瞭解它对主语的判断.
2、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比如条件、目的等.这种判断句又被称作“内容压缩了的判断句”.比如:
《左传·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那作战,是要靠勇气的)
如果直译作“那战争是勇气”,在现代汉语中是不通的,即主谓搭配不当.但是,在古代汉语裏,这是一种常见的判断句形式,主谓之间的关系不表现为同一性,也不是比喻,而是表达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也就是说“作战这一事物,需要勇气”,主谓之间只是存在某种逻辑关系.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百乘,显使也.”(带著百乘车子的使者是显贵的使者.)
白居易《轻肥》:“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佩带红色丝带的都是大夫,佩带紫色丝带的都是将军)
“绂”和“绶”都是用来结印章或佩玉的丝带,古代的文武官员根据职位的高低,他的服装、佩饰的颜色是不一样的.用佩饰来指代人.
《报任安书》:“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勇敢还是怯懦,是由形势决定的;坚强还是懦弱,是由形势决定的)“形、势”指人所处的具体环境、条件、地位等.
3、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事物的因果关系
《韩非子·王蠹》:“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古人轻易地辞去天子的职位,不是品德高尚,而是权势薄弱;现在的人重视做官和依附权贵,不是品德低下,而是权势重大.)士:通“仕”,“橐”通“托”,依靠,投靠.
这是一个多层复句,第一层是并列复句,第二层是因果复句.“轻辞天子”和“重争士橐”是表示结果的分句,“非高也,势薄也”和“非下也,权重也”是表示原因的分句.另外,表示原因的分句又是省略了复指主语“是”或“此”,而本身是正反相对的两个谓语形式,还可以分析成一个并列复句.
又如:《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4]](这些封君们,祸患来的早的就殃及到自己身上;祸患来的晚的延及子孙身上.难道说国君的子孙们都一定没有好结果吗?地位高却没有功劳,俸禄多但没有实干,而他们又把持许多权势.)“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是在解释原因.
《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庄子·庖丁解牛》:“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国君是船,老百姓是水)
这是两个判断句,“君”和“舟”,“庶人”和“水”既不是同一个事物,也不是同一类事物,从逻辑上来说,是不能作出这样的判断的.但是,这裏显然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是一种隐喻.在语言中是允许的.从句法形式上来说,又是古代汉语典型的判断句.
《资治通鉴·汉纪·赤壁之战》:“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人,并不是豺虎这样的猛兽.这裏用豺虎的贪婪、凶狠来比喻曹操,也构成了一个判断句.(豺:一种象狼的野兽,耳朵比狼的短而且圆,性贪暴,常成群侵袭家畜.)
这种用比喻手法的判断句,我们要善於从谓语名词的某一特徵去瞭解它对主语的判断.
2、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比如条件、目的等.这种判断句又被称作“内容压缩了的判断句”.比如:
《左传·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那作战,是要靠勇气的)
如果直译作“那战争是勇气”,在现代汉语中是不通的,即主谓搭配不当.但是,在古代汉语裏,这是一种常见的判断句形式,主谓之间的关系不表现为同一性,也不是比喻,而是表达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也就是说“作战这一事物,需要勇气”,主谓之间只是存在某种逻辑关系.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百乘,显使也.”(带著百乘车子的使者是显贵的使者.)
白居易《轻肥》:“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佩带红色丝带的都是大夫,佩带紫色丝带的都是将军)
“绂”和“绶”都是用来结印章或佩玉的丝带,古代的文武官员根据职位的高低,他的服装、佩饰的颜色是不一样的.用佩饰来指代人.
《报任安书》:“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勇敢还是怯懦,是由形势决定的;坚强还是懦弱,是由形势决定的)“形、势”指人所处的具体环境、条件、地位等.
3、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事物的因果关系
《韩非子·王蠹》:“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古人轻易地辞去天子的职位,不是品德高尚,而是权势薄弱;现在的人重视做官和依附权贵,不是品德低下,而是权势重大.)士:通“仕”,“橐”通“托”,依靠,投靠.
这是一个多层复句,第一层是并列复句,第二层是因果复句.“轻辞天子”和“重争士橐”是表示结果的分句,“非高也,势薄也”和“非下也,权重也”是表示原因的分句.另外,表示原因的分句又是省略了复指主语“是”或“此”,而本身是正反相对的两个谓语形式,还可以分析成一个并列复句.
又如:《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4]](这些封君们,祸患来的早的就殃及到自己身上;祸患来的晚的延及子孙身上.难道说国君的子孙们都一定没有好结果吗?地位高却没有功劳,俸禄多但没有实干,而他们又把持许多权势.)“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是在解释原因.
《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庄子·庖丁解牛》:“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看了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活用有三种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右图是蛋白质合成时tRNA分子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情形,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2020-05-17 …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活用有三种情况:用判断句表示比喻,判断句表示原因,判断句压缩复杂语句.请各举一些例 2020-06-09 …
三张卡片上分别标有p、q、r数码(整数)且0<p<q<r,游戏时将三张卡片随意分发给A、B、C三个 2020-06-12 …
把印在卡纸上的数码倒过来看,显然数码0,1,8不变;6与9互换,而其余数码都没有意义.某工厂制作了 2020-06-16 …
关于轮轴我们可以用一个轮轴实验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 2020-07-11 …
智能手机的摄像头不但可以拍照,还能扫描黑色二维码快速登录网页、网上支付或加微信好友,如图所示是手机 2020-07-19 …
如图①,在第一个天平上,砝码A的质量等于砝码B加上砝码C的质量;如图②,在第二个天平上,砝码A加上砝 2020-11-25 …
数字编码或者条形编码不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还能起到防伪的作用.如:人民币上的数字编号 2020-12-04 …
已知:上期双色球开奖号码为1、2、3、4、5、6、,本期号码一定开出上期号码一个号,计算概率?已知: 2021-01-09 …
情绪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心灵的“窗户”。情绪的作用有()①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②情绪可能激励我们克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