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风姿,天质自然。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风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以为君子无私,其论曰:“夫称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道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以违道为阙。”盖其胸怀所寄,以高契难期,每思郢质,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康尝游于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而为《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受康,乃誓不传人,亦不言其姓字。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撰上古以来高士为之传赞,欲友其人于千载也。又作《太师箴》,亦足以明帝王之道焉。复作《声无哀乐论》,甚有条理。
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嵇康君子风范的一组是
①恬静寡欲,宽简有大量
②博览无不该通
③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
④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
⑤亦足以明帝王之道焉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嵇康少年时便有奇才,孤高而不合群,因此遭到世人的非议和不满。
B.嵇康博学多才,学问全由自学而来,特别推崇老、庄的回归自然本性理论。
C.嵇康为人正直,有君子风范,对司马氏的权臣钟会的造访不屑一顾,表现了不屈从恶势力的精神。
D.嵇康对文学、音乐都有一定造诣,情怀高超,志趣深远。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风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以为君子无私,其论曰:“夫称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道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以违道为阙。”盖其胸怀所寄,以高契难期,每思郢质,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康尝游于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而为《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受康,乃誓不传人,亦不言其姓字。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撰上古以来高士为之传赞,欲友其人于千载也。又作《太师箴》,亦足以明帝王之道焉。复作《声无哀乐论》,甚有条理。
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嵇康君子风范的一组是
①恬静寡欲,宽简有大量
②博览无不该通
③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
④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
⑤亦足以明帝王之道焉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嵇康少年时便有奇才,孤高而不合群,因此遭到世人的非议和不满。
B.嵇康博学多才,学问全由自学而来,特别推崇老、庄的回归自然本性理论。
C.嵇康为人正直,有君子风范,对司马氏的权臣钟会的造访不屑一顾,表现了不屈从恶势力的精神。
D.嵇康对文学、音乐都有一定造诣,情怀高超,志趣深远。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风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以为君子无私,其论曰:“夫称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道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以违道为阙。”盖其胸怀所寄,以高契难期,每思郢质,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康尝游于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而为《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受康,乃誓不传人,亦不言其姓字。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撰上古以来高士为之传赞,欲友其人于千载也。又作《太师箴》,亦足以明帝王之道焉。复作《声无哀乐论》,甚有条理。
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嵇康君子风范的一组是
①恬静寡欲,宽简有大量
②博览无不该通
③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
④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
⑤亦足以明帝王之道焉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嵇康少年时便有奇才,孤高而不合群,因此遭到世人的非议和不满。
B.嵇康博学多才,学问全由自学而来,特别推崇老、庄的回归自然本性理论。
C.嵇康为人正直,有君子风范,对司马氏的权臣钟会的造访不屑一顾,表现了不屈从恶势力的精神。
D.嵇康对文学、音乐都有一定造诣,情怀高超,志趣深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曰:“士不可 2020-05-13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诉求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思想内容上有何相同之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2020-05-13 …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 2020-05-17 …
谁帮我起一个作文题目我不学躲避大海风暴的企鹅,因为大海不会永远风平浪静;我不当屋檐下苟且偷生的家雀 2020-06-12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020-06-15 …
道不远人—《中庸》《中庸》里面有一句:“子曰:道不远人.人以道远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2020-06-27 …
在线求指导:阅读段落,阅读段落,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破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 2020-11-01 …
往事如烟,浅笑而安.慢慢的懂得人的一生会经历太多的起伏,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也不会永远风起云涌,没有 2020-12-04 …
英语翻译吾尝中日而思矣,不知须夷之所学也;吾尝其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全市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 2020-12-07 …
蝉,栖于高处,吸风饮露,古人把它当作清廉高洁的象征。回答1~3题。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通‘借’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