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言文阅读(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本文选自《战国策》,这部史书是西汉末年___编订成书的,共33篇。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视之                      ②能讥于市朝
(3)文章详细地写了邹忌和城北徐公比美的过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最终结果是“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为什么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朝廷上就能战胜敌国呢?
(5)《古文观止》的编者这样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邹忌进谏的艺术具有怎样的特点?在与人交往方面,邹忌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文言文阅读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本文选自《战国策》,这部史书是西汉末年___编订成书的,共33篇。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视之                      ②能讥于市朝
(3)文章详细地写了邹忌和城北徐公比美的过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最终结果是“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为什么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朝廷上就能战胜敌国呢?
(5)《古文观止》的编者这样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邹忌进谏的艺术具有怎样的特点?在与人交往方面,邹忌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邹忌讽齐王纳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该题考查的是古文的文学常识,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即可.本文选自《战国策》,这部史书是西汉末年 刘向编订成书的,共33篇.

(2)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邹忌仔细地看着他.孰:通“熟”,仔细.
②句意为: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谤:指责过失.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文章详细地写了邹忌和城北徐公比美的过程,这样写的用意是为下文比美之后得出受蒙蔽的结论进一步入朝讽谏做铺垫,同时也突出邹忌是一个善于思考、不盲目轻信得人.
(4)此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应该先熟悉文章大概意思,然后再进一步了解文章作者的基本态度,想表达的主要思想.“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最终结果是“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因为齐威王从谏如流,国内修明政治,不必用军事力量就可以使敌国畏服.
(5)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谈看法谈启示的题,注意一定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加以发挥.
答案:
(1)刘向
(2)①通“熟”,仔细       ②指责过失
(3)为下文比美之后得出受蒙蔽的结论进一步入朝讽谏做铺垫,同时也突出邹忌是一个善于思考、不盲目轻信得人.
(4)因为齐威王从谏如流,国内修明政治,不必用军事力量就可以使敌国畏服.
(5)艺术特点: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启示:自圆其说即可.示例: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人对己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用形象比喻向他人阐述自己的见解.
看了 文言文阅读(甲)阅读下文,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6分,每小题3分)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2020-06-09 …

阅读下文,完成1~3题。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文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  2020-06-09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  2020-06-09 …

关于邹王讽齐王纳谏的问题、、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B.时时  2020-06-18 …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谢安赴宴桓温伏甲①设馔,广延朝士,因此②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  2020-06-22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谢安赴宴桓温伏甲①设馔,广延朝士,因此②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  2020-06-3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  2020-07-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  2020-07-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6分)谢安赴宴桓温伏甲①设馔,广延朝士,因此②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  2020-11-08 …

烛邹亡鸟阅读题齐景公喜欢打鸟,派烛邹掌管鸟却让鸟飞跑了.景公大怒,命令官吏杀掉烛邹.晏子说:“烛邹有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