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6分,每小题3分)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6分,每小题3分)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 于 辞令,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 害 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 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 伐 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 而 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 内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 短 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 以 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4分) (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4分) 小题4:文章倒数第二段详细记叙了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概括作答。(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 (1)屈原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自己的国君,小人离间他们,(他)可以说处境困窘啊。 (2)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枯瘦。 小题4:对屈原志洁行廉(不肯同流合污,宁死也要保持自己高洁)人格的颂扬之情;对黑暗势力迫害忠良的愤慨之情;对世人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痛惜与批判之情。【答出三种情感中任一点得2分,共4分。只有表情感基调的词没有具体内容,则该点只得1分。】 |
小题1: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云梦田明刘基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曰:“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 2020-06-11 …
云梦田明刘基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曰:“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 2020-06-11 …
云梦田明刘基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曰:“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 2020-06-11 …
英语翻译“夫言有术,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 2020-06-13 …
英语翻译“夫言有术,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 2020-06-16 …
求古文精确翻译,大致意思我也知道,所以就不要说大致的意思.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 2020-06-2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太学生何番传韩愈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 2020-07-04 …
云梦田明刘基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曰:“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 2020-07-05 …
“在成都有一种赞美叫巴适,有一种舒服叫安逸……”近日这种新兴的“方言微博体”在全国网友间蔓延。“方言 2020-12-06 …
微博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文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即时互动,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