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U、V、W、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U、Y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U元素与氧元素能形成两种无色气体;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UY根据题意

题目详情
U、V、W、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U、Y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U元素与氧元素能形成两种无色气体;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U    
    Y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元素W的原子核外共有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2)下列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2YO2(g)+O2(g)
450℃
催化剂
  2YO3(g)+190kJ                                  
①该反应 450℃时的平衡常数___500℃时的平衡常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
   a.ν(O2=2ν(YO3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③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YO2和0.10molO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YO30.18mol,则ν(O2)=___mol•L-1•min-1:若继续通入0.20molYO2和0,.10molO2,则平衡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再次达到平衡后,___mol<n(YO3)<___mol.
(3)V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
一定条件下,甲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正反应放向为吸热反应)并达平衡后,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下列各项中yx的增大而增大的是___.(选填序号).
选项 a b c d
x 温度 温度 加入H2的物质的量 加入甲的物质的量
y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平衡常数K 混合气体的密度 达平衡时的甲的转化率
(4)向含4mol V的最高价含氧酸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Fe粉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Fe2+)随n(Fe)变化的示意图.
作业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U、V、W、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U为第二周期元素、Y为第三周期元素,U元素与氧元素能形成两种无色气体,则U为C元素,Y为S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W是Al元素;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大于S,所以Z为Cl元素;
V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为氨水,则V为N元素,
(1)元素Al属于13号元素,其原子核外共有1s、2s、2p、3s和3p五种能级电子,故答案为:5;
(2)①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吸热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放热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450℃时的平衡常数大于500℃时的平衡常数,故答案为:大于;
②反应2SO2(g)+O2(g)
450℃
催化剂
2SO3(g)中
a.2ν(O2=ν(SO3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而气体质量不变,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恒容密闭容器中,气体质量不变,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③νv(O2)=
△c(O2)
△t
=
0.09mol
5L
0.5min
=0.36mol•L-1•min-1
当生成0.18molSO3时,继续通入0.20mol SO2和0.10mol O2,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用极限法求出n(SO3)的范围,
假设平衡不移动,此时n(SO3)=0.18×2=0.36mol,
假设0.40molSO2完全生成SO3,根据反应方程式2SO2(g)+O2(g)⇌2SO3(g)可知,n(SO3)=0.4mol,
所以再次达到平衡时,0.36mol<n(SO3)<0.40mol.                                   
故答案为:0.36;向正反应方向;0.36;0.40;
(3)一定条件下,甲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2NH3(g)⇌N2(g)+3H2(g)△H>0,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气体质量不变,所以其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故错误;
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改变平衡常数改变,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增大,故正确;
c.加入氢气,混合气体质量增大、但容器体积不变,其密度增大,故正确;
d.加入氨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其转化率减小,故错误;
故答案为:bc;
(4)向含4mol稀硝酸溶液中逐渐加入Fe粉至过量,Fe先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和NO,当硝酸完全反应后,Fe再和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发生的反应为Fe+NO3-+4H+=Fe3++NO↑+2H2O、2Fe3++Fe=3Fe2+,根据方程式知,4mol硝酸能溶解1molFe,同时生成1mol铁离子、1molNO,1molFe离子能被0.5molFe还原,此时没有NO产生,所以其图象为作业帮,故答案为:作业帮
看了U、V、W、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判断标准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个阶段,[H]与O2结合生成水,在无氧呼吸过程中,  2020-05-14 …

动(植)物在有氧的情况下.也有无氧呼吸在同时进行吗?动(植)物在无氧的条件下.肯定是进行无氧呼吸.  2020-06-27 …

在下列哪种条件下贮藏果实的效果好()A.高二氧化碳浓度、低氧浓金和高乙烯浓度B.低二氧化碳浓度、高  2020-07-01 …

下表描述的是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位置及主要产物,相关选项正确的是()呼吸类型有氧呼吸位置及  2020-11-05 …

氧气是人类一位亲密朋友,人们一刻也离不开它,但是氧气的一位“亲姐姐”--臭氧(03),却为许多人所忽  2020-11-25 …

这不是标题这位童鞋,我是无意中夜观天象认识了你(开个玩笑,我也是男的).我只是问下关于肌肉运动(我是  2020-12-06 …

在制果酒、果醋、泡菜时,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情况分别是()A.无氧、有氧、无氧B.有氧、无氧、无氧  2020-12-14 …

在制果酒、果醋、泡菜、腐乳时,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分别是()A.无氧、有氧、无氧、有氧B.有氧、无  2020-12-14 …

在制果酒、果醋、泡菜、腐乳时,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分别是()A、无氧、有氧、无氧、有氧B、有氧、无  2020-12-14 …

泡菜的制作原理是()A.酵母菌可以在无氧条件下对多种蔬菜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乳酸菌可以在无氧条件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