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小故事

题目详情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小故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出自《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仁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自心天生自然的道德,如果人能够完全遵守这样的道德,那他的内心便有主心骨,不会被外界事物所动摇.那些不仁的人,是因为私欲掩蔽了内心的道德,失去了他的本心,心中无所依靠,所以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动摇.这样的人如果忽然遭遇贫贱穷困的生活,开始的时候或许能够克制自己.时间长了,就会忧愁痛苦,为了自己的现实利益,什么事情都敢做,什么办法都敢想,损人利己,不能自制,这样的人怎么能久处困苦呢?这样的人如果忽然过上富贵安逸的生活,开始的时候或许能够装模作样.时间长了,就会志得意满,为了满足自己更大的欲望,什么骄奢淫逸的事情都敢做,这样的人怎么能久处富贵呢?真正的仁者,心中怀有纯粹的道德心性,完全没有私欲,对于仁道,不是勉强去做,而是与气内心完全相应,随心而行罢了.因此外界环境对他没有丝毫的影响,在穷困在富贵同样的乐观谨慎,所以说仁者安人.真正的智者,心中有正确的是非标准,因此也不会有昏聩而失去主见的情况.对于仁道,心中知道他的好处,笃定去追求,一定要有所成就,在穷困在富贵同样固守自己的理念,不会有所改变,所以说智者利人.仁者和智者,虽然在程度上有所差别,但同样能够保全自己的内心,所以才能久处贫困而不滥行,久处富贵而不淫逸.
仁者是较高的境界,内心纯善无所缺失,因此行为完全由内心流露出来,丝毫不会受外界影响,正如孔子七十岁的表现,从心所欲不逾矩.智者内心没有纯善,还有缺失,但是已经明白了仁道的真谛,决心改过从善,做真正的仁者,所以目标明确,心有所定,也不会被外界影响.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流转,想要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心有所住,才不至于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