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仁者无敌”。孔子对奋斗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对成功者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仁者无敌”。孔子对奋斗者
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对成功者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当政者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对君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普通人说,要恭敬、宽厚、诚信、积极、恩惠。这些思想其实是当时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当时时代发展的要求,构成古代最早的政治观。
材料二  当前,社会上出现了诸多“不仁”现象:使用过期变质原料的“为富不仁”行为;面对摔倒老人出现没人扶、不敢扶的“躲避不仁”行为……对此,有人认为,应该大力弘扬孔子“仁爱”思想,通过提高人的道德素养来自觉抵制各种“不仁”行为。也有人提出,各种“不仁”现象的出现,说明传统道德的作用在减弱,我们要面对实际、立足于时代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强化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用完善的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材料三  300多年前福建先民渡海赴台,在台南建起了全台第一座文庙,此后儒家文化在台湾不断衍播。2014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日,来自台湾的近400位礼生、乐生跨海来到福州文庙,参加首届海峡两岸联合祭孔大典,他们演奏祭祀音乐,并首次带来文八佾舞与武八佾舞等祭祀音乐,循古礼向中华文化的至圣先贤表达敬意。
(1)结合材料一,从价值观角度,说明孔子的“仁爱”思想对你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的有益启示。
(2)面对各种“不仁”现象,你赞同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任选一个观点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海峡两岸举行联合祭孔大典的积极意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①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③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存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正确的价值选择.
(2)
赞同第一种观点.理由是: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弘扬“仁爱”思想,能引导人们自觉抵制各种“不仁”现象.
②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弘扬“仁爱”思想、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能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是: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面对诸多“不仁”现象,我们应立足干当前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法治观念来逐步解决.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用完善的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能有效解决各种“不仁”现象的发生.
(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若两种观点均作答,则以第一种观点作为评分依据)
(3)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举行联合祭孔大典,有利于增强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海峡两岸举行联合祭孔大典,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加强两岸文化的交流,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看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面对文言句子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  2020-05-13 …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①之之谓义,由是而之②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2020-06-15 …

谁帮我解释一下,这段文言文…既自谓不能成佛矣,亦可自谓此生不能成人乎?吾不知何以自立于天地谁帮我解  2020-06-16 …

9.下列句子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往者不可鉴,来者犹可追。B.过而不改,是谓过矣。C.士不可以不  2020-11-03 …

辽宁营口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博爱之谓仁,行而宜①之之谓义,由是而之②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  2020-11-08 …

辽宁营口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博爱之谓仁,行而宜①之之谓义,由是而之②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  2020-12-06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极力侣导仁人君子  2021-01-0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常常提到“成人”这一概念。孔子强调“仁”。在他看来,  2021-01-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常常提到“成人”这一概念。孔子强调“仁”。在他看来,  2021-01-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常常提到“成人”这一概念。孔子强调“仁”。在他看来,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