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下图取自吴师道《昭君出塞图》。昭君出塞材料二:吴师道《昭君出塞图》中题曰:“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烽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王峻《题明妃

题目详情
材料一:下图取自吴师道《昭君出塞图》。

昭君出塞
材料二:吴师道《昭君出塞图》中题曰:“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烽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王峻《题明妃出塞图》云:“塞上香风暗度时,琵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百万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西汉初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
(2)实行这一政策的历史原因和两汉时的现实原因是什么?
(3)汉初实行这一政策有何积极意义?
(4)请你对上面两首诗的观点作一简要评述。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汉初采取和亲政策。
(2)历史原因:战国时期,匈奴势力扩大,经常南下掠夺;秦王朝北伐,修长城,暂时缓和了汉匈矛盾。现实原因:汉初国力困乏,对匈奴战争处于劣势。
(3)积极意义:①和亲政策在当时是进步的,加强了汉匈两族的友谊和交流。②王昭君从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出发,不惜牺牲个人幸福,换取北部边疆的和平安宁。③出塞和亲,使边塞烽烟熄灭,解除了广大人民的征战之苦。
(4)评述:两诗都颂扬了王昭君在加强汉匈两族友谊、团结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这一点应当充分肯定。但两诗的作者把汉族和匈奴友好的决定因素,看成是“昭君出塞”则是不正确的。汉匈两族由战争转向友好相处的根本原因是两族人民皆饱受战争之苦,渴望和平安定,和平相处符合两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1)问从图中可知是“和亲”;第(2)问从战国、秦和西汉初期总结答案;第(3)要问注意是“积极意义”;第(4)问从积极和局限两方面作答。
看了 材料一:下图取自吴师道《昭君...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记稻鼠唐陆龟蒙乾符己亥岁,震泽之东曰吴兴,自三月不雨,至於七月。当时污坳沮  2020-05-1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记稻鼠(唐)陆龟蒙乾符己亥岁,震泽之东曰吴兴,自三  2020-05-17 …

勾践灭吴习题以下是勾践的一些言行,任意选两个,略作评点1、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2020-05-2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饮泉亭记明刘基昔司马氏①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  2020-06-11 …

中的一点问题"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  2020-06-26 …

英语翻译①《江表传》曰:初丹杨刁玄使蜀,得司马徽与刘廙论运命历数事.玄诈增其文以诳国人曰:“黄旗紫  2020-07-0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两畿及山东、河南、  2020-07-0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饮泉亭记明刘基昔司马氏①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  2020-07-2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饮泉亭记[明]刘基昔司马氏①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  2020-11-2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饮泉亭记明刘基昔司马氏①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