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赵燮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
磨难
赵燮
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
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古时的斯巴达青年,迫于风俗的压力,每年都要在神坛上承受笞刑,以增强忍受磨难的耐力,这同时具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因素。
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
过多的磨难,对于一个英雄来说,或许是件幸事,诚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i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无论如何是一种不幸,中国的近代史已把这一点昭示得清清楚楚。古人言:多难兴邦。这只是一种狭义上的真理,而不是广义上的真理。英国作家希尔顿在他的小说《失去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地名——香格里拉。后人多把香格里拉喻为世外桃源。
遗憾的是.人们命运中的香格里拉总成虚幻,而生命中坦塔罗斯式的磨难却是百分之百的真实。
就人生而言,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因此,若想做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则是磨难少一些更好;若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则不妨多经历些磨难。
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
磨难能使人优秀。如果既想成为优秀,又想远避磨难,这样的事情几乎是极少可能发生的。
(选自《议论文选读》)
1. 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 结合全文,理解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
3. 文章第③段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就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
4. 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经受磨难而获得成功。请为上文补充一个这样的实例。▲
变式题:
(1)请为本文补充一则道理论据。
(2)下面的名言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 逆境是到达真理的第一途径。
B.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C.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D.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 磨难能使人成为出类拔萃的人。(大意相同即可)
2. 示例:磨难越多,人的容颜越僬悴衰老,但磨难能磨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性情,从而使人走向成功。(大意相同即可)
3.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示例一:对比论证:将“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和“被动承受磨难的人”的内心感受和性情变化对比,证明对待磨难的态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示例二:比喻论证:“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形象生动地论述了主动接受磨难的意义,磨难能使人光芒四射,锐意进取。或是“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形象生动地论述了被动接受磨难的结果,磨难使人畏首畏尾,失去个性。
4. 示例一:史学家司马迁遭受宫刑,狱中完成史书巨著《史记》。示例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
变式题
(1)示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D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磨难赵燮①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②对 2020-05-16 …
磨难赵燮①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②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 2020-05-17 …
磨难赵燮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 2020-05-17 …
磨难赵燮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 2020-05-17 …
叶落心底阅读答案看问题补充.1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老人呢2从文中看我一定经历了某种磨难我对磨难的态 2020-06-08 …
面对困难而乐观进取的诗句自古诗人多磨难.面对磨难,许多诗人并未消沉,而是以乐观进取的精神唱出了时代 2020-06-14 …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1]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 2020-07-13 …
下列字形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托词托辞谢绝琢磨难以琢磨B.佳宾嘉宾满座壮志壮志难酬C.踏地死心 2020-12-02 …
他“仿佛石像一般”表现了闰土()A.生性沉默寡言B.苦难生活磨炼得人意志坚强C.农村人见不惯生人D. 2020-12-24 …
生活就像一杯水,虽然平平淡淡却难免遇上些风波对待挫折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人这一生必然要经历风雨的磨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