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
题目详情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2)与“君之楚”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3)翻译“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一句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
(4)概括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给你的启示。(不超过30字)
(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本文内容___。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 A. 今者臣来 | 臣:我 |
| B.方北面而持其驾 | 北面:向着北方;面向北方 |
| C.我欲之楚 | 之:往,去 |
| D.吾用多 | 用:用处 |
| A、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C、渔人甚异之 | D、无丝竹之乱耳 |
译文:___。
(4)概括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给你的启示。(不超过30字)
(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本文内容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词语.
A:理解正确;
B:理解正确;
C:理解正确;
D:我的路费很多.用:路费.理解不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例句:您去楚国去.之:动词,去,往.
A: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之:动词,去,往.与例句相同;
B: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
C:渔夫对那景象而十分好奇!之:是代词,指看到的景象;
D:没有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 之: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故选:A.
(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句中重点词语有:虽:虽然;非:不是.句意为:马虽然跑得快,但是这条路并不是去楚国的.
(4)本文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结合实际,概括即可.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办事情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只要方向道路对头,就能充分发挥有利条件.相反地,如果方向道路错了,那么有利的条件就会转变为不利因素,起到相反的作用.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从故事情节中去感悟.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本文内容南辕北辙.
答案:
(1)D
(2)A.
(3)马虽然跑得快,但是这条路并不是去楚国的.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办事情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只要方向道路对头,就能充分发挥有利条件.相反地,如果方向道路错了,那么有利的条件就会转变为不利因素,起到相反的作用.
(5)南辕北辙.
A:理解正确;
B:理解正确;
C:理解正确;
D:我的路费很多.用:路费.理解不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例句:您去楚国去.之:动词,去,往.
A: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之:动词,去,往.与例句相同;
B: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
C:渔夫对那景象而十分好奇!之:是代词,指看到的景象;
D:没有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 之: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故选:A.
(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句中重点词语有:虽:虽然;非:不是.句意为:马虽然跑得快,但是这条路并不是去楚国的.
(4)本文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结合实际,概括即可.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办事情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只要方向道路对头,就能充分发挥有利条件.相反地,如果方向道路错了,那么有利的条件就会转变为不利因素,起到相反的作用.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从故事情节中去感悟.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本文内容南辕北辙.
答案:
(1)D
(2)A.
(3)马虽然跑得快,但是这条路并不是去楚国的.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办事情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只要方向道路对头,就能充分发挥有利条件.相反地,如果方向道路错了,那么有利的条件就会转变为不利因素,起到相反的作用.
(5)南辕北辙.
看了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自叙唐张志和世事艰难如意少,功名荣耀误人多.浮云富贵非吾愿,且买扁舟理钓蓑.1.如意:误:愿:2. 2020-04-06 …
英语翻译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2020-04-07 …
汝非鱼安知鱼之乐,汝非吾也安知吾不知鱼之乐汝非鱼安知鱼之乐,汝非吾也安知吾不知鱼之乐 2020-06-03 …
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 2020-06-05 …
求翻译: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2020-06-12 …
选自《韩非子说难》凡说1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2失3而 2020-06-18 …
英语翻译1."所以俱来者,欲全身以待时耳,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2."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 2020-07-01 …
心有不甘!夫欲何求!子非吾,焉知吾之迷 2020-11-07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阅 2020-11-23 …
文言文对答=V=.子非吾,吾非子,子焉知吾心!若乃天意,子也为败乎.该怎么回复?也是用文言文子非吾, 2020-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