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5〜17题。(13分)[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
(三) 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5〜17题。(13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 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 ① ,饭落 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 ② ?”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禧,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③ 。”太丘曰: “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倶说,更相易夺 ④ , 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箅:蒸锅中的竹屉。②馏:蒸饭。③糜:粥。④更相易夺:互相修整缺漏。
1.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 未 尝识书具( )
(2) 稍稍 宾客 其父 ( )
(3) 俱 委 而窃听 ( )
(4) 尔颇有所识 不( )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2分)
(2) 言无遗失。 (2分)
17. 请通读甲、乙两文,完成(1) 〜(2) 小题。(5分)
(1) 乙文中,陈元方兄弟俩为什么会蒸饭成粥?(要求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2分)
(2) 同样是天资聪颖的孩子,仲永长大后“泯然众人矣”,元方兄弟长大后以博学多才而天下闻名。结合 甲、乙两文中两位父亲的做法,分析原因。(3分)
伤仲永(王安石)金溪平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 2020-05-17 …
伤仲永(王安石)(8分)金溪平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2020-05-17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 2020-05-17 …
课内文言文阅读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 2020-05-17 …
文言文阅读。《伤仲永》(节选)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 2020-05-17 …
伤仲永一文采用了叙议结合、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请结合课文加以分析.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2020-05-23 …
伤仲永的意思“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近旁与之,即书诗四 2020-07-02 …
阅读文言文《伤仲永》,完成以下题目。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 2020-11-05 …
阅读《伤仲永》一文然后做题。10分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020-12-22 …
阅读《伤仲永》一文,完成下列各题: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