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7分)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5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考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
试题分析:(1)“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分别对应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治国主张,再结合百家争鸣的背景回答。 (2)根据材料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可知董仲舒强调“大一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可知董仲舒糅合了道家、法家等多学派的思想。 其思想的影响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3)根据材料“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可知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多元性(兼收并蓄);再结合政治、经济和对外政策等原因分析。 (4)从前三问得出寻找规律,得出结论: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丰富。 |
看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阅 2020-05-1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 2020-05-16 …
求古诗《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阅读答案:古诗: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唐·白居易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 2020-06-22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 2020-07-18 …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兴贤王安石①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 2020-12-06 …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而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 2020-12-10 …
阅读材料: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 2020-12-1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古之人,借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 2020-12-28 …
阅渎下列材料:“古之人民,皆食禽兽内。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 2021-01-17 …
古诗文阅读(16分)(一)古文阅读(12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