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

题目详情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三 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疾病毒瘤),循之则其心私且邪。

——朱熹《朱子文集》

(1)材料一中的“天”指什么?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观点。(4分)

(2)据材料三,归纳朱熹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和朱熹提出上述思想主张的共同目的。(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天”:自然(界)。(2分)

观点: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作用。(2分。若答“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亦可)

(2)主张:存天理,灭人欲。(2分)

目的:维护社会统治秩序。(2分)



分 析:
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荀子思想的分析与认识。依据所学及材料“天行有常,……”可知,“天”指的是自然界。依据材料“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归纳观点。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朱熹思想的分析与认识。依据所学及材料“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人欲者,此心之疾疢(疾病毒瘤),循之则其心私且邪。”可知其核心是“存天理,灭人欲”。联系所学归纳其共同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荀子、董仲舒、朱熹的思想

看了(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荀子,名——,字——,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家学者.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并提出“——“的人定胜天  2020-06-04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每题2分,共8分)先秦哲学家荀子写过一篇文章,叫《劝学》。他有一句  2020-06-16 …

材料二: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人定材料  2020-07-08 …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过.天行有尝,不为尧存,不为结忘.反映了()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中  2020-07-16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  2020-07-29 …

ab两家钢铁公司分别存有1100吨和2000吨钢材.现用火车从这两家公司把这批钢材怎样调运这两批钢材  2020-11-14 …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  2020-11-30 …

读下面材料回答.材料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  2021-01-05 …

“孔子问于老子,儒家弟子墨子另创墨家,儒家荀子的弟子韩非、李斯又为法家代表。”上述现象充分反映了春秋  2021-01-06 …

《荀子》及作者《荀子》,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篇,该书由《论语》《孟子》的?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