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兰亭诗王羲之三春启群品①,寄畅②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瞰绿水滨。寥朗③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
兰亭诗
王羲之
三春启群品①,寄畅②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瞰绿水滨。
寥朗③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④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注释】①群品:指万物。品,类。②寄:即寄托。畅:畅快的心情。③寥朗:空阔明朗。④群籁:指诗人耳闻的大自然中种种音响,亦指万物。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
2.该诗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诗眼是“寄畅”,诗人在兰亭聚会,凭借兰亭的山水来摆脱世务繁杂、化解生命悲慨,寄托自己畅快的心情。
2.自然界万物虽然参差不齐,千差万别,但对我来说无一不是新鲜的。表达了作者与万物相亲,融于自然之中的喜悦舒畅之情。
1.
分 析:
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本题“寄畅在所因”一句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冥契,说明人与外物的联系,富于哲理。同时逗出下文,“仰望”以下就是“所因”的对象与“寄畅”的内容。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分 析:
理解诗句含义要抓住关键词义,还要联系全诗。“参差”指自然界万物参差不一,千差万别。“新”新鲜。分析情感要结合全诗分析,!造化的功绩,它对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不偏不倚的,它赐给万象的生命,在这春光融泄之中,诗人感到了自然的力量,所以表达了作者与万物相亲,融于自然之中的喜悦舒畅之情。
考点: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分析:
考点1:诗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处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诗文默写:①根据课文填空;②默写诗文名句;③读图默写诗文名句;④根据提示填写诗文名句。 试题属性
- 题型:
- 难度:
- 考核:
- 年级:
在量筒中有一些水,仰视读数为a毫升,倒掉一些水,俯视读数为b毫升,那么倒出的水()A大于a-b毫升 2020-05-12 …
向量筒中注入水,仰视度数为nmL,到出一部分水后,俯视度数为mmL,则倒出来的水的体积为()A.( 2020-05-14 …
向量筒中注入水,仰视读数为m毫升,倒出一部分水后,俯视读书为n毫升,则倒出水的体积为()我先提出我 2020-05-14 …
某同学用100毫升的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仰视读数为M1毫升,倒去一部分水之后,俯视读数为M2毫升, 2020-05-14 …
向量筒中注水仰视读数为m毫升,倒出一部分水后俯视读数为n毫升,则倒出的水的体积是多少 2020-05-14 …
1.当液态空气温度升高达到刚刚沸腾时,在蒸发出的气体中为什么基本上不含氧气?2.在量筒中注入水,仰 2020-05-20 …
“这样就够了”用英语怎么说?这样就够了,这样足矣,用英语怎么说? 2020-05-22 …
出自:《论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好长时间没再 2020-06-10 …
请译成现汉至裂帛泉,水仰射,沸冰结雪,汇於池中.见石子鳞鳞,朱碧磊珂,如金沙布地,七宝妆施.荡漾不 2020-06-21 …
“海拔之颠”还是“海拔之巅”?蓦然,在我的头顶传来一阵轰鸣的水流声,像是一泻千里的瀑布巨响震耳欲聋 2020-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