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兰亭诗王羲之三春启群品①,寄畅②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瞰绿水滨。寥朗③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

兰亭诗

王羲之

三春启群品①,寄畅②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瞰绿水滨。

寥朗③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④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注释】①群品:指万物。品,类。②寄:即寄托。畅:畅快的心情。③寥朗:空阔明朗。④群籁:指诗人耳闻的大自然中种种音响,亦指万物。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

2.该诗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诗眼是“寄畅”,诗人在兰亭聚会,凭借兰亭的山水来摆脱世务繁杂、化解生命悲慨,寄托自己畅快的心情。

2.自然界万物虽然参差不齐,千差万别,但对我来说无一不是新鲜的。表达了作者与万物相亲,融于自然之中的喜悦舒畅之情。


1.


分 析:
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本题“寄畅在所因”一句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冥契,说明人与外物的联系,富于哲理。同时逗出下文,“仰望”以下就是“所因”的对象与“寄畅”的内容。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分 析:
理解诗句含义要抓住关键词义,还要联系全诗。“参差”指自然界万物参差不一,千差万别。“新”新鲜。分析情感要结合全诗分析,!造化的功绩,它对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不偏不倚的,它赐给万象的生命,在这春光融泄之中,诗人感到了自然的力量,所以表达了作者与万物相亲,融于自然之中的喜悦舒畅之情。


考点: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
分析:
考点1:诗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处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诗文默写:①根据课文填空;②默写诗文名句;③读图默写诗文名句;④根据提示填写诗文名句。 试题属性
  • 题型:
  • 难度:
  • 考核:
  • 年级: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