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对比分析是化学学习基本方法,116班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进行探究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化
题目详情
对比分析是化学学习基本方法,116班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进行探究】完成实验记录
【交流讨论】通过分析,导致乙方案前后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是______,用天平称量镁条燃烧前后的质量,发现反应前的质量______(“不等于”或“等于”)反应后的质量.
【探究反思】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______的反应必须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进行探究】完成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
甲方案 | 白磷燃烧,产生浓浓的白烟,放出热量,气球 ______,天平平衡 | 4P+5O2
| ||||||||
乙方案 | 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 | ______ | ||||||||
丙方案 | 镁条燃烧,发出白光 | (3)2Mg+O2
(3)2Mg+O2
|
【探究反思】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______的反应必须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白磷燃烧有氧气的参加,反应后又有浓烟的产生,因此反应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所以能够验证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变化结合磷燃烧的现象和气球的变化,答案为: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碳酸钠与氯化氢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因有二氧化碳气体溢出,故反应后总质量比反应前总质量减少,观察到天平不平衡;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答案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是镁和氧气,生成的是氧化镁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氧化镁固体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和,但反应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了,所以燃烧后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的方程式为:2Mg+O2
2MgO;
(4)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碳酸钠与氯化氢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因有二氧化碳气体溢出,故反应后总质量比反应前总质量减少,
(5)答案为:不平衡
(6)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有气体的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热量等的溢出,
答案为:(1)先鼓后瘪,(2)Na2CO3+2HCl=2NaCl+H2O+CO2↑ (3)2Mg+O2
2Mg,(4)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了(5)不等于(6)有气体生成或气体参加
(3)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是镁和氧气,生成的是氧化镁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氧化镁固体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和,但反应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了,所以燃烧后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的方程式为:2Mg+O2
| ||
(4)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碳酸钠与氯化氢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因有二氧化碳气体溢出,故反应后总质量比反应前总质量减少,
(5)答案为:不平衡
(6)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有气体的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热量等的溢出,
答案为:(1)先鼓后瘪,(2)Na2CO3+2HCl=2NaCl+H2O+CO2↑ (3)2Mg+O2
| ||
看了对比分析是化学学习基本方法,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了探究不同物质、时间、数量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学生设计了“木炭和活性炭吸附 2020-05-13 …
化学研究性学习:生活中的化学研究在家中可以用那些东西进行化学反应,现象又是什么,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写 2020-05-14 …
英语专业的,比较好入手,也不要太多人写过的.不要给要求中提到过的哦.论文的选题必须是语言学、文学、 2020-06-18 …
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列比赛中可把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苏炳添 2020-06-19 …
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列比赛中可把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 2020-06-19 …
科学探究请根据以下现象和探究实验结果,回答有关问题:现象一:繁殖期的雄性三刺鱼腹部会变成红色,相互 2020-07-07 …
在下述问题中,被选作研究对象的物体哪些可以看成是质点()A.选地球为研究对象,研究它绕太阳的公转B 2020-07-10 …
为了探究不同物质、时间、数量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木炭和活性炭吸附性的 2020-11-05 …
为了探究不同物质、时间、数量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木炭和活性炭吸附性的 2021-01-22 …
为了探究不同物质、时间、数量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学生设计了“木炭和活性炭吸附性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