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为了探究不同物质、时间、数量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木炭和活性炭吸附性的对比研究”实验.请根据下述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探究过程:实验
题目详情
为了探究不同物质、时间、数量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木炭和活性炭吸附性的对比研究”实验.请根据下述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探究过程:
实验一:用量筒量取10mL红糖溶液注入烧杯中,加5g活性炭,充分搅拌静置5min,将烧杯中的混合液过滤,得滤液(1).另取10mL红糖溶液加入10g活性炭,充分搅拌静置5min,过滤,得滤液(2).
实验二:用量筒量取10mL红糖溶液注入烧杯中,加5g木炭,充分搅拌静置2min,过滤,得滤液(3).另取10mL红糖溶液加入5g木炭,充分搅拌静置5min,过滤,得滤液(4).
推断结论:
①四种滤液均比原红糖溶液的颜色浅,说明______;
②滤液(2)比滤液(1)的颜色浅,说明______;
③滤液(4)比滤液(3)的颜色浅,说明______;
④滤液(1)比滤液(4)的颜色浅,说明______.
实验探究过程:
实验一:用量筒量取10mL红糖溶液注入烧杯中,加5g活性炭,充分搅拌静置5min,将烧杯中的混合液过滤,得滤液(1).另取10mL红糖溶液加入10g活性炭,充分搅拌静置5min,过滤,得滤液(2).
实验二:用量筒量取10mL红糖溶液注入烧杯中,加5g木炭,充分搅拌静置2min,过滤,得滤液(3).另取10mL红糖溶液加入5g木炭,充分搅拌静置5min,过滤,得滤液(4).
推断结论:
①四种滤液均比原红糖溶液的颜色浅,说明______;
②滤液(2)比滤液(1)的颜色浅,说明______;
③滤液(4)比滤液(3)的颜色浅,说明______;
④滤液(1)比滤液(4)的颜色浅,说明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四个实验中的溶液颜色都变浅,说明木炭和活性炭都有吸附性.
②实验1和2是物质的量不同,滤液B比滤液A浅,说明活性炭的量越多,吸附效果越好;
③实验3和4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间下,滤液D比滤液C浅,说明吸附时间越长,吸附效果越好;
④实验1和4的时间不同,木炭的吸附时间长,但滤液A比滤液D浅,说明活性炭比木炭的吸附性好
故答案:①木炭和活性炭都有吸附能力
②活性炭的质量大,吸附效果好
③吸附时间长,吸附效果好
④活性炭比木炭的吸附性好
②实验1和2是物质的量不同,滤液B比滤液A浅,说明活性炭的量越多,吸附效果越好;
③实验3和4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间下,滤液D比滤液C浅,说明吸附时间越长,吸附效果越好;
④实验1和4的时间不同,木炭的吸附时间长,但滤液A比滤液D浅,说明活性炭比木炭的吸附性好
故答案:①木炭和活性炭都有吸附能力
②活性炭的质量大,吸附效果好
③吸附时间长,吸附效果好
④活性炭比木炭的吸附性好
看了为了探究不同物质、时间、数量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研究发现Al元素有害人体健康,人每日Al元素摄入量应控制在0.004g下.一根油条中含0.106g 2020-05-15 …
(2013•吉林二模)硫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应用,对SO2性质的研究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2020-06-10 …
根据化学式计算类型:(以AxBy为例填空,A原子相对分子质量为a,B原子相对分子质量为b3)根据化 2020-06-12 …
下面是科学家探究基因本质的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及结论,正确的是()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 2020-07-05 …
研究表明,大多数动物如蛙的受精卵在卵裂期随着卵裂的进行胚胎细胞核的总质量与细胞质的总质量比值(核/ 2020-07-29 …
下面是科学家探究基因本质的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及结论,正确的是()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 2020-11-14 …
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 2020-11-29 …
分类、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目的可将实验分为物质性质的探究 2020-11-29 …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变化常用的方法.(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 2020-11-29 …
小明根据表一、表二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固体物质的比热容比液体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