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水稻(2n=24)的非糯性(A)与糯性(a)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
题目详情
水稻 (2n=24)的非糯性(A)与糯性(a)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因某种原因A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其所控制的非糯性状一定令发生改变
B.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则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l3或11
C.Aa植株所产生的花粉有2种表现型,不能证明基因的分离定律
D.某群体AA与Aa为l:1,若该群体自由交配两代,则F2中糯性与非糯性水稻之比为3:13
A.若因某种原因A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其所控制的非糯性状一定令发生改变
B.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则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l3或11
C.Aa植株所产生的花粉有2种表现型,不能证明基因的分离定律
D.某群体AA与Aa为l:1,若该群体自由交配两代,则F2中糯性与非糯性水稻之比为3:13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A错误;
B、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会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多一条或少一条,即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为l3或11,B正确;
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Aa植株所产生的花粉有2种表现型,这证明了基因的分离定律,C错误;
D、某群体AA与Aa为l:1,其中AA占
,Aa占
,则A的基因频率为
,a的基因频率为
.若该群体自由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AA占
×
=
,Aa占2×
×
=
,aa占
×
=
,所以子代中糯性与非糯性水稻之比为1:15,D错误.
故选:B.
B、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会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多一条或少一条,即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为l3或11,B正确;
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Aa植株所产生的花粉有2种表现型,这证明了基因的分离定律,C错误;
D、某群体AA与Aa为l:1,其中AA占
1 |
2 |
1 |
2 |
3 |
4 |
1 |
4 |
3 |
4 |
3 |
4 |
9 |
16 |
3 |
4 |
1 |
4 |
6 |
16 |
1 |
4 |
1 |
4 |
1 |
16 |
故选:B.
看了水稻(2n=24)的非糯性(A...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 2020-05-13 …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 2020-05-13 …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 2020-05-13 …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d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 2020-05-13 …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水解作用,如图为不同pH值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作用结果.下列相关分析正 2020-05-14 …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 2020-06-16 …
淀粉是酸性的,马铃薯是碱性的.那么马铃薯淀粉的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类似的还有玉米淀粉,绿豆淀粉, 2020-07-25 …
(10分)萌发的小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 2020-11-02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可溶性淀粉溶液为底物B.. 2020-11-02 …
萌发的大麦种子中存在着两种淀粉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耐热不耐酸;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 20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