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精卫》回答1~3题精卫顾炎武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
赏析《精卫》回答1~3题
精卫
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注:《山海经·北次三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二句中的“空”字,点出了时局的无望和诗人心情的沉重。
B.第三句中的“一寸身”形象地描摹出诗人形单影只孤军奋战的情景。
C.“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表现了诗人苦闷乃至绝望的心情。
D.诗的结尾中的“燕鹊”比喻明亡之后那些贪图富贵甚至变节投敌的人。
2.对这首诗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该诗化用古代神话,创意别具一格,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好典范。
B.全诗采用人鸟对话的形式,新颖活泼,形象鲜明。
C.诗中的“人”是作者,“鸟”是爱国者形象的化身。
D.结尾中的“燕鹊”是比喻,以其贪图享受反衬精卫舍生取义精神之高大。
3.比较《精卫》和陶渊明的《山海经》,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
A.两首诗都借“精卫衔木”这个典故,表达了各自的情志。
B.诗通过“精卫衔微木”的“微”和“长将一寸身”的“一寸”来表明精卫之小,力量之弱。
C.两首诗的风格迥异,陶渊明的诗平淡自然实属“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味;顾炎武的诗气势宏大,金刚怒目。
D.两首诗都通过精卫坚强斗争精神,寄托诗人现实思想。
某人爬山,从山脚爬到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若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 2020-04-07 …
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 2020-04-25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联的一项是()A.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B.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C.无锡 2020-05-14 …
汽车开进一个两侧山坡平行的峡谷,鸣笛后经0.5s听到左边山坡的回声,再经0.5s听到右边山坡的回声 2020-06-15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走西口”是中国近代三次规模较大的人口迁徙之一.20世纪初,山西祁县 2020-06-24 …
青山无墨千年画,流水无弦万古琴.莫道平日不问候,日久相交一片心.谁能回答? 2020-06-28 …
有来字的成语有"回"字的成语有来无回移山回海意转心回转海回天转日回天入宝山而空回浪子回头金不换包含 2020-06-29 …
一道初中物理题求解某邮递员上山送信,上山的平均速度是1m每秒,到达山顶后立即返回,下山的平均速度是 2020-07-09 …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走西口”是中国近代三次规模较大的人口迁徙之一。20世纪初,山西 2020-11-10 …
赏析《精卫》回答1~3题精卫顾炎武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