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中国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下列思想家中最可能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程颐B.王守仁C.朱熹D.陆九

题目详情

中国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下列思想家中最可能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

A. 程颐

B. 王守仁

C. 朱熹

D. 陆九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题干是由内而外,先良知后格物,应是心学代表人物,王守仁又提出了良知.
故选B.
看了中国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四句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A.善与恶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B.  2020-05-14 …

赏析句子!1.留一个微笑给伤痛,它便会悄然地溜走.因为在你的心中没有太阳照不到的角落让它驻足.留一  2020-05-16 …

打官司指的是诉讼。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A.最正规B.最  2020-06-21 …

王充率性篇第八的译文第一句是: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最后一句是;斯盖变性使恶为善之明效也.  2020-06-28 …

选出下列各句“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乡原,德之贼也/其不善者恶之B.既来之,则安之/孔子下,  2020-07-12 …

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嫉妒导致恶,极端的嫉妒导致邪恶,一个嫉妒心太重  2020-07-15 …

“潘家裕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潘家裕惨案”时,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  2020-11-14 …

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嫉妒导致恶,极端的嫉妒导致邪恶,一个嫉妒心太  2020-12-29 …

善与恶於一元论与一本论之分别,哲学题,一元论:善源于恶,或恶源於善二元论:善恶对立一本论:善恶都是寻  2020-12-30 …

下面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加强勉强倔强强制B差遣差役出差钦差C恶心恶毒恶习厌恶D参观参军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