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和西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金达成和议,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划

题目详情
材料一: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和西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金达成和议,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划定分界线。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宋和西夏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宋金对峙局面形成以后,形成了长期的和平状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个议和中的“宋”分别指的是南宋还是北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两则材料,你如何评价他们之间的议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北宋、北宋、南宋。
(2)议和有利:双方边境的和平稳定状态;促进了双方经济贸易的往来;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吸取汉文化的。议和不利:岁币负担过重,加重了国家财政的困难和百姓的负担。

看了材料一: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原因是[]A.北宋臣服于辽B.辽革除北宋赋税  2020-06-1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浪淘沙·别刘原父宋祁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华换.到如今,始惜月  2020-07-08 …

阅读《宋史•谢枋得传》一文,完成下列各题。谢枋得,字君直,信洲弋阳①人。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学士程文  2020-07-11 …

宋朝台谏官实行宰执不预原则,但在北宋元祐年间,执政司马光却“密荐”过台谏人选。对此,同为执政的章錞  2020-07-28 …

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A.北宋臣服于辽B.北宋不予接纳  2020-07-28 …

关于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号醉翁,是宋代散文的第一位大师,是宋代散文的奠基  2020-12-11 …

长年生活在辽境内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不再愿意回到中原的原因是[]A.北宋臣服于辽B.辽革除北宋赋  2020-12-11 …

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原因是()A北宋臣服于辽B辽革除北宋赋税政策的  2020-12-23 …

宋朝台谏官实行宰执不预原则,但在北宋元祐年间,执政司马光却“密荐”过台谏人选。对此,同为执政的章錞批  2021-01-02 …

宋朝台谏官实行宰执不预原则,但在北宋元祐年间,执政司马光却“密荐”过台谏人选。对此,同为执政的章錞批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