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元德秀者,河南人,字紫芝。开元二十一年登进士第。德秀少孤贫,事母以孝闻。开元中,从乡赋,岁游京师。不思离亲,每行则自负板舆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

元德秀者,河南人,字紫芝。开元二十一年登进士第。

德秀少孤贫,事母以孝闻。开元中,从乡赋,岁游京师。不思离亲,每行则自负板舆,与母诣长安。登第后,母亡,庐于墓所,食无盐酪,藉无茵席,刺血画像写佛经。久之,以孤幼牵于禄仕,调授鄂州南和尉。佐治有惠政,黜陟使上闻,召补龙武录事参军。

德秀早失恃怙,缩(旧时的丧服)麻相继,不覆素在而娶。既孤之后,遂不要婚。族人以绝嗣规之,德秀日:“吾兄有子,继先人之祀。”以兄子婚娶,家贫无以为礼,求为鲁_山令。先是,堕车伤足,不任趋拜,汝郡守以客礼待之。

部人为盗,吏捕之,系狱。会县界有猛兽为暴,盗自陈日:“愿格杀猛兽以自赎。”德秀许之。胥吏日:“盗诡计苟免,擅放官囚,无乃累乎?”德秀曰:“吾不欲负约。累则吾坐,曲请不及诸君。” 即破械出之。翌日,格猛兽而还。 诚信化人,大率此类。

秩满,南游陆浑,佳山水,杳然有长往之志,乃结庐山阿。岁属饥欺,庖厨不爨,而弹琴读书,恬然自得。好事者栽酒肴过之,不择贤不肖,与之对耐,陶陶然遗身物外。琴觞之余,间以文咏。率情而书,语无雕刻。所著《季子听乐论》、《蹇士赋》,为高人所称。

天宝十三年卒,时年五十九,门人相与谥为文行先生。 士大夫高其行,不名,谓之元鲁山。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黜陟使上闻          闻:报告

B.族人以绝嗣规之      规:约束

C.累则吾坐            坐:获罪

D.好事者载酒肴过之    过:拜访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元德秀“高行”的一组是

①不忍离亲,每行则自负板舆,与母诣长安

②母亡,庐子墓所,食无盐酪,藉无茵席

③以孤幼牵于禄仕,调授邢州南和尉

④不及亲在而娶。既孤之后,遂不娶婚

⑤累则吾坐,必请不及诸君

⑥门人相与谥为文行先生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德秀孤苦无依,依照法令领俸禄做官,出任邢州南和尉。后来,因为治理事务有很好的政绩,又得到提拔,做了龙武录事参军。

B.元德秀赶不上在父母活着时娶妻,于是不肯结婚o因为侄子结婚娶妻,家里穷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办婚礼,所以请求作鲁山县令。

C.到鲁山上任时,德秀从车上掉了下来,不幸摔伤了脚,不能慢跑拜礼,但还是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郡守长官。

D.元德秀淡泊名利,安予贫贱,晚年定居陆浑山,寄情山水,所著文章得到了思想行为高尚的人的赞扬。

 

4.把第1卷文盲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戚现代汉语。

(1)即破械出之。翌日,格猛兽而还。

(2)士大夫高其行,不名,谓之元鲁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规:劝告) 2.A(③只是叙述元德秀被任用之事;⑥不是元德秀的“高行”,是别人对他的评价。) 3.C(摔伤脚和做鲁山令的前后时间错,“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郡守长官”也错。) 【文言文参考译...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