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4分,每小题2分)“以德治国”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执政者应当重视自身“德”的修养,行为操守应当以“德”为准则。二是说执政者应当推行德政、善政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2题。(4分,每小题2分) “以德治国”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执政者应当重视自身“德”的修养,行为操守应当以“德”为准则。二是说执政者应当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三是说执政者应当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效约束。 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其实应该三者兼有。可是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的理解,基本只停留于第三层含义。这就是《管子·君臣下》所说的“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通常所谓“以德化民”(《史记·孝文本纪》)比较准确地体现了这种政治意识。然而事实上如果说“以德治国”曾经产生过积极的历史影响的话,主要却是因为基于“以德治国”的第一层含义,执政者执行着某种道德自律,接受着某种道德监督。《贞观政要》开头所引录唐太宗李世民的言论“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以及魏征发表的对于君主来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的观点等等,都是一种以“德”自律的自觉。古代帝王的“罪己”诏或者类似的文书中“簿德”“寡德”的自责尽管并不都是真挚之言,但是在形式上,仍可看作是一种面对某种道德标准的自我检讨。 也正是因为有讲究“德”的政治传统,而执政者也热心“德”的政治宣传,社会于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对权力者的道德监督。在有的时代,曾经形成了较为澄清的社会舆论氛围,出现了较为勇敢的政治批判力量。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人和事常有多彩的“光辉”,其中尤以不惜牺牲生命挑战政治强权者最为令人兴奋。事实上,他们有时是从“德”得到有力的精神鼓舞,有时又是以“德”作为自身的信念支撑的。 在中国古代,天灾以及相关的异象,常常被看作君主不“德”所受到的天的警告和惩罚。于是因此而发生的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等历史记录不绝于书。以现在科学的眼光观察,这种言行和思想固然是可笑的,然而在当时,却常常体现出一种以“德”为标尺的严肃的政治反省。 小题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B 小题:D |
小题:A “德治”应该三者兼有;C体现了“第三层含义”; D因为执政者执行着某种道德自律。) 小题:A有三方面内容;B不能形成必要的条件关系;C 体现出一种以“德”为准的政治反省。)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 2020-05-13 …
当今治国方略是德,法兼备吗?为什么?邓小平说:经济建设与思想建设两手都要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利重 2020-05-14 …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对国家来说,勤俭节约是立国之本,是治国之道。俭可以养廉 2020-06-20 …
“窃以为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当以列国并立之势治天下不当以一统垂裳之势治天 2020-07-06 …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对国家来说,勤俭节约是立国之本,是治国之道。俭可以养廉 2020-07-07 …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对国家来说,勤俭节约是立国之本,是治国之道。俭可以养廉 2020-07-13 …
儒家学派要求统治者以()治国儒家{主张: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以()治国;主张 2020-11-15 …
材料一(新加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民行动党长期以来形成的赖以治国的威权模式面临挑战,这一挑 2020-12-18 …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 2020-12-2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