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行行重行行无名氏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行行重行行 无名氏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1)诵读全诗,按诗歌的情节推进填入相关内容。 本诗首先叙述________之情,接着叙述________,再叙述________,最后以________作结。 (2)有人说这首诗“不迫不露,句平意远”,“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心思的心理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答: (3)下列对诗中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行行重行行”,“行行”是说走啊走啊,表示路遥,用“重行行”叠加,表示更加遥远。 B.“各在天一涯”,“各”字用的好,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以故乡为天涯。 C.“道路阻且长”,“阻”,指有人阻挡,使两人不能相见,“长”指相隔“万余里”,难以相会。 D.“衣带日以缓”,“缓”是宽松的意思,不说自己日渐消瘦,而说“衣带日已缓”,语意委婉含蓄。 (4)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诗开篇连用四个“行”字,造成重复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给人一种游子步伐疲惫情感沉重的感觉。 B.本诗联想丰富,比兴并用,“胡马”“越鸟”两句比物喻人,效果远比直说更加强烈感人,思妇深情呼唤游子快快回来的形象凸然纸上。 C.诗中两次出现了“相去”一词,体现了民歌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也说明民歌口头流传,用语稍欠锤炼。 D.诗在结束前,诗人自叹“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里的“老”与“晚”不仅指年龄已大和又近年终,更指心身受摧和春秋更换。 |
(1).初别之情,路远难会,相思之苦,宽慰期待 (2).本诗围绕“相思别离”这一中心,吐露女主人公的心情,有时显,如“会面安可知”;有时含蓄,如“衣带日已缓”;有时直叙,如“思君令人老”;有时曲折,如“浮云蔽白日”,表现女主人公内心热恋相思却又欲言又止的神态。 (3).C (4).C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 2020-06-29 …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2020-07-08 …
船离那些重病船员所在的荒岛越来越近,哥伦布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哥伦布的“心情”为什么会“越来越沉重 2020-07-20 …
我刚发了一个说说,写着:“假如手中有一块很重的石头,在你几乎搬不动时,越是紧握着那块石头,越感觉重, 2020-11-22 …
应该怎样规范和提倡当今社会道德?社会道德是规范人们日常生活各种行为的法器,是发展文明社会有力保障。而 2020-12-07 …
“宅”现象在年轻人中越来越严重,最新调研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大学生有轻重不同的“宅”倾向,严重者 2020-12-14 …
阅读下面材料:巴黎和会于1919年1月18日以全体大会的形式开幕。以后还召开过五次全体大会,但这纯粹 2020-12-26 …
诗歌欣赏。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 2021-01-13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行行重行行无名氏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 2021-01-13 …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