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题目详情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林尽水源,便 一山 所识穷乏者 我与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予作文以记之
C.余人各复延至 家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
D.此人一一 具言所闻 橘生淮南则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
  【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4.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2.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3.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
看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楞严经的问题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  2020-06-14 …

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仆虽罢驾,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罢”同对下列句子中通  2020-06-16 …

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仆虽罢驾,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罢”同“疲”,疲惫。  2020-06-16 …

英语翻译贞明中,通事舍人李霄佣夫殴僦舍人致死,法司案律,罪在李霄.愚白:“李霄手不斗殴.庸夫致死,  2020-06-17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通过自己与同舍生的衣着装扮的对比,突出了自己的人生追的句子是宋濂《送东阳马生  2020-06-19 …

关于《桃花源记》的几个问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2020-06-27 …

3、第一段中划线句子描写了美好的乡间图景.请你用各用两个双音节词语从以下三个方面概括出美好的含义.土  2020-12-01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2020-12-1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结构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B.录音新闻的基本形式是现场  2020-12-21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