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题目详情
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文中词语的意思
悉(在第二段倒数第二句):
之(有良田桑竹美池 之 属):
遂(遂 与外人间隔)
2、用分别用一句话概括1、2两段内容.
二、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从句式上看,最后一句依次使用了____、____、____等句式,作者使用不同句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下文连贯角度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的前面,作者这样条换句序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赞美莲“出淤泥而不染”,则淤泥被世人唾弃.有人却为淤泥大鸣不平,提出了很有见地的创新思考,请你想一想,这创新思考该怎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一:
1.悉:都
之:的
遂:于是,就
2.第一段: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2.含蓄地突出中心,用牡丹来衬托莲
3.这个..应该你自己想吧 我知道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看了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蜀贾三人,皆卖药于市。其一人专取良,计入以为出,不虚价,亦不过取  2020-05-13 …

关于老子对孔子说的话史记第六十三卷中司马迁这样记录道: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  2020-05-1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送郭拱辰序世之传神写照者,能稍得其形似,已得称为良工。今郭君拱辰叔  2020-05-16 …

谁能告诉我这段古文出自哪里?蜀贾三人,皆卖药于市.其一人专取良,计以为出,不虚贾,亦不过取赢.一人  2020-06-03 …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  2020-06-22 …

求古文《义犬报火警》译文城之东,民家畜一犬~其视犬为何如耶?  2020-07-08 …

道听途说得陇望蜀滴水穿石断壁残垣风调雨顺峰回路转赴汤蹈火高屋建瓴刚正不阿各持己见各得其所各行其是根  2020-07-11 …

求古文翻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与人骨皆已朽矣,独其言  2020-07-28 …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中记载: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阸塞(险要之地)地利,强本  2020-12-17 …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治这句话选自<<吕氏春秋.不苟.赞能>>请求大师帮忙翻译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