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5题。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此便是无克己工夫。这样处,极要与他埽
题目详情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5题。
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 。如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自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又却生悔。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 须是遏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 。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直是恁地用功,方得。”(卷一六“训门人四”)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事 已 却悔,如何 已:停止。
B、此便是无 克 己工夫 克:约束。
C、自然 存 天理而行 存:保留。
D、而今而后,吾知 免 夫 免:避免。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此便是无 克己 工夫
B、自家 不知不觉 行从小路去
C、若是上智圣人底 资质
D、若是中人之资质,须 大段 著力
3、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方法的一项是( )
A、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
B、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C、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
D、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
4、下列有关本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则中的“理”与“欲”的问题,就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
B、朱熹认为在生活中经常被人欲所引导而丢失了天理是“克己工夫”没有做好。
C、圣人在理欲问题上不需要任何用力,自然就会顺天理而行,而不流于人欲。
D、朱熹引用曾子之言,是为了说明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认真谨慎地对待。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 。如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自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又却生悔。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 须是遏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 。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直是恁地用功,方得。”(卷一六“训门人四”)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事 已 却悔,如何 已:停止。
B、此便是无 克 己工夫 克:约束。
C、自然 存 天理而行 存:保留。
D、而今而后,吾知 免 夫 免:避免。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此便是无 克己 工夫
B、自家 不知不觉 行从小路去
C、若是上智圣人底 资质
D、若是中人之资质,须 大段 著力
3、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方法的一项是( )
A、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
B、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C、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
D、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
4、下列有关本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则中的“理”与“欲”的问题,就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
B、朱熹认为在生活中经常被人欲所引导而丢失了天理是“克己工夫”没有做好。
C、圣人在理欲问题上不需要任何用力,自然就会顺天理而行,而不流于人欲。
D、朱熹引用曾子之言,是为了说明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认真谨慎地对待。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2、D
3、C
4、A
5、(1)对待这种情况,极需要给他把问题梳理清楚,才可以。
(2)必须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就要做“克己”工夫,不可以姑且放过。
看了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5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画根竹枝插过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这便可知郑板桥的墨竹,何以幅幅赏析 2020-06-23 …
英语翻译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 2020-07-03 …
孟子见梁襄王中的比喻有的搞不懂?原文:“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2020-07-0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①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②然 2020-07-05 …
有小学行程趣题N,急盼详解某夫人每天都要驾驶私人汽车在下午5时准时到达火车站接她的丈夫,全程平均车 2020-07-07 …
续写穷人在200~300字之间,大体内容是:领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之后,渔夫和桑纳更加辛勤的工作.有 2020-07-12 …
农夫的村子里面有50个人,每个人家里都有一只家禽.一天,农夫回来得知了一个消息:村子里面有家禽得传 2020-07-12 …
红楼梦的问题红楼梦13回,这一段“王夫人心中怕是凤姐儿……就作揖下去,凤姐儿还理不迭”.这一段里面 2020-07-13 …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可卿去世后,宝玉推荐凤姐料理丧事。贾珍便向王夫人提出请求,但 2020-11-23 …
英语翻译传说有一个妇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鱼为生.一天,丈夫出海后下落不明,音讯全无.于是,妇人每天背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