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即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即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系的唯一来源是农业,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
从农业流向工业。这是一种以栖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1956年,毛泽东又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代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与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异同。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前后新中国对苏联工业化模式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即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系的唯一来源是农业,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
从农业流向工业。这是一种以栖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1956年,毛泽东又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代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与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异同。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前后新中国对苏联工业化模式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历史背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发展工业化是指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故从工业、经济体制、农业等方面与材料一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进行比较,得出异同点即可.
(2)第一小问变化,结合1953年新中国效仿苏联工业化模式到材料二“《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可知变化是由“以苏为师”转向“以苏为鉴”(或从全盘肯定变为部分否定);第二小问背景,结合1956年苏联经济、政治相关史实和材料二中体现出的中国工业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总结历史背景.
故答案为:
(1)相同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走社会主义道路.
不同点:①苏联一味片面发展重工业;新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意识到兼顾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比例的重要性.②苏联工业化模式过度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新中国主张把发展生产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③苏联工业化具有高度的独立白主性;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一定程度上借助了苏联的援助.
(2)变化:由“以苏为师”转向“以苏为鉴”(或从全盘肯定变为部分否定).
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苏共二十大召开破除了对斯人林及其发展模式的迷信;总结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2)第一小问变化,结合1953年新中国效仿苏联工业化模式到材料二“《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可知变化是由“以苏为师”转向“以苏为鉴”(或从全盘肯定变为部分否定);第二小问背景,结合1956年苏联经济、政治相关史实和材料二中体现出的中国工业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总结历史背景.
故答案为:
(1)相同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走社会主义道路.
不同点:①苏联一味片面发展重工业;新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意识到兼顾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比例的重要性.②苏联工业化模式过度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新中国主张把发展生产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③苏联工业化具有高度的独立白主性;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一定程度上借助了苏联的援助.
(2)变化:由“以苏为师”转向“以苏为鉴”(或从全盘肯定变为部分否定).
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苏共二十大召开破除了对斯人林及其发展模式的迷信;总结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看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苏联‘革命型’工业化模式给苏联带来哪些影响 2020-05-17 …
富碳农业是新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其生产()A.提高了能源利用率B.减轻了水土流失C.缓和了碳排放压 2020-07-01 …
发展以农家乐为主题的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创新、农民创业的一种模式,如在长势喜人的水稻田附近间时建立“ 2020-07-02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下面是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模式。回答下列问题。模式一:小商 2020-07-29 …
下面几种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中属于珠江三角洲的是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B.大城市 2020-12-01 …
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可能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下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专 2020-12-01 …
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可能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下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专 2020-12-01 …
什么是工业化?历史上的工业化模式有哪些特点 2020-12-16 …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山寨春晚”在遭遇资金缺口、合作媒体退出等问题后无声谢幕,创 2020-12-2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即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