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佛教怎么看待知识?知识对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自古以来,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比如,儒家推崇知识,老庄就比较反对知识.《庄子》讲,浑沌因为有了知识就死掉了.佛教对此也有两种不同看法,
题目详情
佛教怎么看待知识?
知识对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自古以来,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比如,儒家推崇知识,老庄就比较反对知识.《庄子》讲,浑沌因为有了知识就死掉了.佛教对此也有两种不同看法,既有“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的赞誉,也有“知之一字,众祸之根”的警示.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因为知识本身就存在两种不同类型,有健康、正确的知识,也有颓废、错误的知识.有些知识能导人以道德,导人以智慧;有些知识却导人以犯罪,导人以愚痴、妄想和烦恼.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们掌握的知识远远超过以往.从生存角度来说,知识技能越多,越容易在社会上谋取职业.但从心灵健康的角度来说,我们就需要有所选择.否则,太多的知识会使心变得复杂,使妄想乃至烦恼、痛苦随之增多.所以,对知识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其实,佛教也很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大乘佛教就鼓励我们从五明处学.作为一个菩萨,甚至要掌握世间的一切知识,包括各种生存技能.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帮助、度化更多的众生.但对那些导人以愚痴、犯罪的错误知识,我们又要远离.如果能以佛法智慧处理所学知识,那么,知识也会成为自利利他的工具,而不是修行障碍.
知识对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自古以来,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比如,儒家推崇知识,老庄就比较反对知识.《庄子》讲,浑沌因为有了知识就死掉了.佛教对此也有两种不同看法,既有“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的赞誉,也有“知之一字,众祸之根”的警示.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因为知识本身就存在两种不同类型,有健康、正确的知识,也有颓废、错误的知识.有些知识能导人以道德,导人以智慧;有些知识却导人以犯罪,导人以愚痴、妄想和烦恼.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们掌握的知识远远超过以往.从生存角度来说,知识技能越多,越容易在社会上谋取职业.但从心灵健康的角度来说,我们就需要有所选择.否则,太多的知识会使心变得复杂,使妄想乃至烦恼、痛苦随之增多.所以,对知识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其实,佛教也很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大乘佛教就鼓励我们从五明处学.作为一个菩萨,甚至要掌握世间的一切知识,包括各种生存技能.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帮助、度化更多的众生.但对那些导人以愚痴、犯罪的错误知识,我们又要远离.如果能以佛法智慧处理所学知识,那么,知识也会成为自利利他的工具,而不是修行障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如果用知识做好事,佛教赞扬 ,如果用知识做坏事,佛教反对.
看了佛教怎么看待知识?知识对人类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判断下列各句是否是比喻句,如果是分别指出本体和喻体.1.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 2020-06-05 …
英语作文,关于观看电影后的通知假如你是李华,你的英语老师你们组织观看电影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讲述了 2020-06-08 …
有人给人做了一个比喻,就如一半是苦的,一半是甜的,我想问,人生就不能全都是甜吗?我又开始抱怨了.难 2020-06-09 …
过去现在未来佛以及娑婆世界的疑惑过去佛如今都在干嘛?等到弥勒成佛成为娑婆世界教主后,释迦摩尼佛又将 2020-06-18 …
为什么有的说我们这个地球上有七佛出世,有的说是四佛呢?如来跟佛是同一个意思吗?地藏经里的佛如来那么 2020-06-18 …
有谁可以把《一棵开花的树》翻译的比较传神比较美?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 2020-06-23 …
怎么样读书快乐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何读书充满乐趣,让人上瘾.比如做题的时候:心里 2020-07-01 …
已知三千个a,b,c成等比数列,公比为3,如果a,b+8,c成等差数列,求这三个求这三个数已知三个 2020-07-24 …
佛如何解释我们为什么被物质规律所束缚?是这样的,我和一个唯物主义愤青发生了激辩,因为我不认同唯物主义 2020-12-10 …
阅读名著,完成下面的问题。(1)《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中有许多发现,发现“小人国”是根据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