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射阳县实验初中七年级历史小组围绕“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届四中全会于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射阳县实验初中七年级历史小组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相关的问题。(10分)
[雄关漫道]
材料一 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贵族的反对。公元493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连同家属百万余人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A城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1)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2分)该政权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2分)
[革故鼎新]
材料二:
| 鲜卑姓 | 汉姓 |
| 拓跋 | 元 |
| 步六孤 | 陆 |
| 贺赖 | 贺 |
| 《魏书》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
(2)材料二所示的是孝文帝改革中哪两项举措?(2分)
[论从史出]
材料三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北方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知识,谈谈改革与发展的关系?(2分)
(1)洛阳 鲜卑族
(2)改汉姓,说汉语
(3)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答礼义兴盛,人才济济也可以)
(4)改革促进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综合探究:土地是分析中国社会变革难以绕开的变量。对中国农民而言,土地既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也是一个永 2020-05-17 …
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史影响变化的大趋势。中 2020-07-25 …
改革创新社会改革是依一定目标对社会体系进行变革的社会运动。它包括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两种形式。社会改革 2020-11-03 …
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让章鱼越过障碍物捕捉食物,多次碰撞后,才能学会绕道捕食;在做狗越过障碍取 2020-11-15 …
材料一北魏文明太后、孝文帝改革的最大特点在于,把胡人的汉化进程纳入政治体制,使之法制化、常规化,使北 2020-11-23 …
我认为在地球的北极绕日公转的速度不变,在北极以外的其它各部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有所变化,春分到夏至.. 2020-12-07 …
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A. 2020-12-12 …
庆历新政是中国宋代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 2020-12-19 …
2005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从2004年以来,联合国就已经着手进行改革的筹备,但围绕着安理会改革 2020-12-27 …
2005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从2004年以来,联合国就已经着手进行改革的筹备,但围绕着安理会改革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