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实验组号处理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室温,0.5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
题目详情
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1)第I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___(填“低”或者“高”)75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__的方式释放___,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__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促进/抑制)作用.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为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降糖药 b.麻醉药 c.镇痛剂 d.抗肌肉痉挛剂.
实验 组号 | 处理 | 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 | 室温,0.5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 | |
Ⅰ | 未加河豚毒素(对照) | 75 | 75 | |
Ⅱ | 浸润在河豚毒素中 | 5min后 | 65 | 65 |
Ⅲ | 10min后 | 50 | 25 | |
Ⅳ | 15min后 | 40 | 0 |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促进/抑制)作用.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为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降糖药 b.麻醉药 c.镇痛剂 d.抗肌肉痉挛剂.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Ⅰ组处理说明强无阻神经元兴奋时,膜外负电位,膜内是正电位,膜外比膜内电位低75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根据题意可知可作为麻醉药、镇痛剂和抗肌肉痉挛剂,故选:b、c、d.
故答案为:
(1)低 胞吐 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
(2)抑制 b、c、d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根据题意可知可作为麻醉药、镇痛剂和抗肌肉痉挛剂,故选:b、c、d.
故答案为:
(1)低 胞吐 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
(2)抑制 b、c、d
看了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的关于《温室效应研究》课题的部分资料及图片•温室气体还有哪些?•人类的哪 2020-05-13 …
根据实验室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除了需要电子天平、研钵、药匙、酒 2020-05-13 …
根据实验室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1)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仪器(用标号字母 2020-05-13 …
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的关于“温室效应研究”课题的部分资料及图片.温室气体还有哪些?人类的哪些 2020-05-13 …
(2006•扬州)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的关于《温室效应研究》课题的部分资料及图片•温室气体还 2020-06-10 …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室测定黄铁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装置:实验时有如操作A.以均匀的速度不断鼓入空气, 2020-06-18 …
图5-7是一个实验室测定黄铁矿中硫的质量分数的装置图。实验时有如下操作:图5-7A.将磁管中样品加 2020-07-11 …
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的关于《温室效应研究》课题的部分资料及图片•温室气体还有哪些?•人类的哪 2020-07-20 …
英语翻译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田间原位测定,研究稻麦、稻油2种种植模式下稻季主要生育期甲烷排放通量 2020-11-06 …
英语翻译水环境综合分析室样品前处理室网络配电室ICP分析室原子荧光室流动注射分析室野外取样设备室中心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