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美国监狱里有个叫库丁的重刑犯。他游手好闲,嗜酒如命且毒瘾极大,因杀人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跟父亲一样从小不务正业,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美国监狱里有个叫库丁的重刑犯。他游手好闲,嗜酒如命且毒瘾极大,因杀人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跟父亲一样从小不务正业,后来也因杀人而入狱;小儿子却诚实好学,后来在一家大企业谋到了满意的职位,如今已做了那家公司的总经理。在相同的成长环境里,为何两个儿子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一位记者去采访,没料到兄弟二人的答案竟然都是:“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要求: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近墨者,未必黑
2013届高三(5)班 蓝永锋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古人给我们这些后人所留下来的宝贵经验。但我问:“近朱者一定是赤吗?近墨者一定是黑吗?”此言非也。在一个安乐时代,却依然存在硝烟的战争,硝烟的时代,也会出现救国的英雄。因此,我说“近墨者,未必黑。”
近墨者,未必黑。回想春秋战国时代,有这么一个人物,发出:“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悲叹。他,屈原,生长在一个充满战乱的时代,当时的楚国,社会一片混乱,还有奸臣当道。他却一身正气,才华横道,他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弊端,强烈要求改革,却遭到小人的忌恨与排挤,而不能重用。“乘骐骥以驰聘分,来吾道夫先路。”是他的最好见证,一个小人当道的时代,有才能的人却遭到冷落和忌恨,够黑吧?但,屈原他“出淤泥而不染”,因为他懂得思考,令自己纯洁无暇,你能说他近墨他就黑吗?不能。一个铮铮铁骨的君子,岂能说他是黑?因此,近墨者,未必会黑。
近墨者,未必黑。会看我们的末清政府,一个腐败,黑暗的政府来统治中国。常遭外国的入侵,却一味着投降,不懂的反抗,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麻木充斥着整个社会,有这么一个人,他拿着手中的笔去呐喊,用文字来骂醒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国人。他,鲁迅,当他看到国人的麻木与无情时,他弃医从文,他深感体会到一个病人可以用药物来治理,但一个生病的民族必须要精神来洗涤,一个风建设黑暗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麻木,够黑了吧?但,鲁迅依然一身洁白,是因为他懂得思考,懂得选择。懂得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命运,难道你能说他黑吗?不黑,那是一片洁白。因此,近墨者,未必会黑。
近墨者,未必会黑。有这么一个重刑犯。他游手好闲,嗜酒如命且毒瘾极大,因杀人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重走了他父亲的旧道,后来也因杀人而入狱;小儿子却诚实好学,最终成为一家大企业的总经理。在相同的成长环境里,两兄弟都近墨,却一个黑,一个赤,为什么?我想:是因为大儿子不懂得前车之鉴,依然跟他父亲错下去,而小儿子正因为他善于选择,懂得主宰自己的命运,不受他父亲的坏影响,从而成就自己。因此,近墨者未必黑。
芸芸众生,很多都会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只要我们善于思考,作出正确选择,敢于主宰自己的命运,或许你就成功啦!
相信,近墨者,未必黑!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学校美术队要组织队员外出写生,每6人分一组,正好没有剩余,每10人分一组,也正好没有剩余.这个  2020-05-16 …

英语翻译这篇文章主要的是代表一种穷苦人们的美好愿望,是可以通过解救精灵们的美好愿望,是可以通过解救  2020-05-17 …

1.学校美术队要组织队员外出写生,每6人分一组,正好没有剩余,每10人分一组,也正好没有剩余.这个  2020-08-03 …

某班级有学生50人,其中音乐爱好者有30人,美术爱好者有25人,既不爱好音乐又不爱好美术的有4人,那  2020-11-02 …

伏尔泰说:“在理想的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可见()①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②美  2020-11-03 …

1.一项工程,18人干20天,每天12小时可以完成,开工10天后,决定提前3天完工,每天工作时间缩短  2020-12-01 …

1.一项工程,18人干20天,每天12小时可以完成,开工10天后,决定提前3天完工,每天工时间缩短四  2020-12-01 …

马克.吐温说:“仅靠一句赞扬,我就能很好地活两个月”对这句话的认识,正确的是()A.人是靠赞美而活着  2020-12-06 …

现代社会+智能手机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令一些人沉迷其中,染上“技术瘾”。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每  2020-12-09 …

美人之所美,善人之所善,吾三十载近已,若失若得,究其故,世道主也!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赞美别人的美丽所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