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思考练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思考练习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下列与“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的“夜”用法相同的是
[ ]
A.而此独以钟 名 ,何哉?
B.余自齐安 舟 行适临汝
C.虽大风浪不能 鸣 也
D.而陋者乃以 斧斤 考击而求之
2.下列与“自以为得其实”的“以为”用法不同的是
[ ]
A.南取百越之地, 以为 桂林、象郡
B. 以为 不逮己也
C.自 以为 得之矣
D.郦元 以为 下临深潭
3.“________”一句是全文议论的中心,表明了作者________的精神。
4.选段与上文是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反映出本文与一般纯粹记游的游记有哪些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B 2.A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严谨求实、重视实践、追求真理 4.上文有两段,第一段通过议论质疑,即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通过记叙释疑,即记叙自己夜乘小舟实地考察,揭示了事情的真相;选段(全文末段)则通过议论评疑,即批评郦元之简李渤之陋,推出全文中心。“质疑”、“释疑”、“评疑”构成全文,前后呼应。议论统领记游,记游印证议论,这样,记游有目的,议论不空泛 5.写作目的不同,本文借游释疑,探索石钟山得名缘由;写作线索不同,本文不是以游踪为线索,而是以“疑”贯穿始终;写作方法不同,本文不重景观描写而重议论,由事及理,阐发道理
下面是一首五言绝句,它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 2020-06-10 …
古诗中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他们的句数和字数如下:五言绝句四句诗每句5个字七言绝句四句诗每句7个字 2020-06-11 …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20-07-14 …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上面面是一首五言绝句,它描写了冰封雪冻的 2020-07-26 …
(1)古诗中,五言绝句是4句诗,每句5字;7言绝句是4句诗,每句7个字.有一本诗集,其中5言绝句比 2020-07-30 …
山行是七言绝句渔家傲叫是什么 2020-11-26 …
乐乐背古诗,背的是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的四句诗,背的五言绝句比七言绝句多13首,但字数却少了20个,乐 2020-11-26 …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 2020-11-26 …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上面面是一首五言绝句,它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 2020-11-26 …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