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列宁曾经对第二国际的伯恩斯坦、考茨基等人主张通过“议会道路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论进行过尖锐的批评。然而,在《四月提纲》中,列宁也指出了革命

题目详情

列宁曾经对第二国际的伯恩斯坦、考茨基等人主张通过“议会道路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论进行过尖锐的批评。然而,在《四月提纲》中,列宁也指出了革命“和平发展”的策略,即: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并将“全部政权”转归由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控制的苏维埃,然后通过选举使布尔什维克党赢得苏维埃的多数席位,从而掌握政权。据此完成:

     (1)列宁是否也陷入了“修正主义”的泥潭?列宁提出革命“和平发展”的策略主要出于怎样的考虑? 在当时的情况下,俄国革命有没有可能和平发展?

(2)为什么列宁又提出了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方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否。列宁是根据当时俄国具体、特殊的条件提出的这一策。一是人民对临时政府还抱有幻想,对孟什维克和社会党人还是信任的,提出武装起义就会脱离群众;二是人民掌握着武装,没有外力压制,这就使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性;三是二月革命后相对自由的局面,造成了可以通过和平手段使苏维埃掌握政权的局面。(2)由于临时政府使用暴力镇压了游行同时又拒绝停止战争,因此只有武装起义才能夺取政权。同时,布尔什维克党得到民众的拥护,掌握了苏维埃政权,起义的时机也日渐成熟。因此,列宁提出了武装起义的方针。(说明:列宁关于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与武装起义的决策,都建立在对客观条件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分析阶级力量) 解析:

事物的发展往往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起作用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根据。一战只是加速了革命的进行,即使没有一战,革命也迟早会发生,因为国内的矛盾已经决定了革命的可能。

看了列宁曾经对第二国际的伯恩斯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