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

题目详情
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这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 流辈 其贤______________
(2)乡人子 余______________
(3) 长书以为 ______________
(4)言 而色 ______________
(5)自 ______________
(6) 论辩 ______________
(7) 是可谓 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马生的评价是:这样评价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表明作者的写作缘由的句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赞扬马生善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赞扬马生文章写得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赞扬马生与长辈谈论时态度虚心,谦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段都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书要善于整体把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作者写作此文是送给马生的,你认为他读过此文后,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过此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完此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送东阳马生序》是传诵了几百年的名篇,勉励后人学习的好教材。宋濂的苦读并不比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更动人,却能流传至今。请从对现实的学习生活有借鉴意义的角度,谈谈本文为人称颂的原因是什么?读完此文后,请用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概括你对本文的理解。如:勤学不畏寒苦,苦读岂惧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点明了写序的原因和意图,赞扬马生,勉励他刻苦学习。 2.(1)同辈的人;称道,赞扬(2)拜见(3)写;信;古时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见面礼。(4)谦和;平和(5)说(6)指谈论道理(7)是 3.是可谓善学者...
看了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东阳马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光明小学原来体育达标人数与没有达标的人数比是3:5,后来又有60名同学达标,这时达标人数是没达标的  2020-05-13 …

六年级150名同学参加健康测试,第一次有60%的同学达标,经过一段训练后,没达标的同学又参加了第二  2020-05-23 …

光明小学原来体育达标人数与没有达标的人数比是3:5,后来又有60名同学达标,这时达标人数是没达标的  2020-06-02 …

光明小学原来体育达标人数与没有达标的人数比是3:5,后来又有60名同学达标,这时达标人数是没达标的  2020-06-04 …

唉…数学题…(1)、永红小学原来体育达标人数与未达标的人数比是3:5,后来又有60名同学达标,这是  2020-07-08 …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  2020-11-05 …

1.光明小学六年级一班原来体育达标人数与没有达标的人数比是3:5,补考后又有60名同学达标,这时达标  2020-11-06 …

育才小学原来体育达标人数与未达标人数比是3:8,后来又有60名同学达标,这时达标人数是未达标人数的9  2020-11-15 …

育才小学原来体育达标人数与未达标人数比是3:5,后来又有30名同学达标,这时达标人数是未达标人数的9  2020-11-15 …

六年级同学参加健康素质测试,第一次有60%的同学达标,经过一段训练后,没有达标的同学又参加第二次测试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