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人群)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
材料一 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人群)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摘编自《荀子》
材料二 汉兴,江都相董仲舒亦大儒,作书美孙卿(即指荀子)。——(西汉)刘向《叙录》
“荀卿全是申、韩”,“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荀子认为,礼在社会理想层面上的价值是建立社会等差秩序。礼的本意和功能是对人之放任的约束,是对等差秩序的遵守。这种价值取向将会在社会分化的态势下,发挥其社会整合的功能。荀子的礼法价值观虽然有以道德裹胁法律的倾向,但他明确指出了道德与法律的互动关系,充分认识到了道德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另外,荀子还强调为政者的品德对于社会政治的决定性影响,要求处于政治实践中的从政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性。
——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四 一个成功的自由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将永远是一个与传统紧密相连并受传统制约的社会。……历经数代人的实验和尝试而达到的成就,包含着超过了任何个人所能拥有的丰富经验。——[英]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1)概括材料一中荀子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荀子思想在西汉和南宋学术界的不同境遇。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出现不同境遇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四,简述荀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1)主要观点:人性本恶,通过学习而从善;礼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人群生存的制度;隆礼贵义,礼法并用,君主集权;天自有规律,认识它并运用它,造福社会。(回答出其中三点即可)主要背景: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
(2)不同境遇:西汉推崇;南宋冷落。主要原因:西汉吸取秦亡教训;巩固“大一统”社会的需要,荀子思想适合这一需要。南宋复兴孔孟之道的理学兴起和发展,其哲学出发点是人性本善。
(3)在社会分化和转型时期,荀子约束人的放任行为,建立秩序的思想对整合并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借鉴意义。荀子强调道德在法律施行和官僚政治中的作用,这一思想有助于当代健全法制建设和改善政府治理。(意思接近,或其他言之成理,符合题意亦可。)
艾滋病(AIDS)的传染源是A.性乱人群B.静脉毒瘾者C.同性恋者D.患AIDS的病人与HIV携带者 2020-06-07 …
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 2020-06-07 …
下列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现象`请找出来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3.位卑则足羞,官盛 2020-06-17 …
《孙子兵法•地形篇》故兵(“兵”指被打败的军队)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 2020-06-21 …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2020-06-24 …
外耳道多毛症是伴性遗传,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若父亲是患者,则儿子全是患者,女儿均正常.此遗 2020-07-12 …
《韩非子·诡使》:“‘所以治者,法也;所以乱者,私也。法立,则莫得为私矣’。故曰:道(引导)私者乱 2020-07-28 …
帕金森病(PD)的主要病因是患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障碍,合成的多巴胺(DA)显著性减少,导致神经系 2020-10-31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前者包含错误,后者则是真理性认识B.前者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 2020-11-02 …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下列古语与此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①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②民惟邦本,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