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在研究溶菌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蛋白质工程来设计改变酶的构象,得到了多种突变酶,并测得50%的酶发生变性时的温度(Tm),部分结果见下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酶半胱
题目详情
在研究溶菌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蛋白质工程来设计改变酶的构象,得到了多种突变酶,并测得50%的酶发生变性时的温度(Tm),部分结果见下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Cys上角的数字表示半胱氨酸在肽链的位置)
A.突变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突变酶F的最适温度为65.5℃
C.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可能与空间结构的改变有关
D.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是通过改变半胱氨酸的位置实现的
酶 | 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数目 | 二硫键数目 | Tm/℃ |
野生型T4溶菌酶 | Cys51,Cys97 | 无 | 41.9 |
突变酶C | Cys21,Cys143 | 1 | 52.9 |
突变酶F | Cys3,Cys9,Cys21,Cys142,Cys164 | 3 | 65.5 |
A.突变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突变酶F的最适温度为65.5℃
C.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可能与空间结构的改变有关
D.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是通过改变半胱氨酸的位置实现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由题意知,突变酶是蛋白质工程形成的,与基因突变无关,A错误;
B、由题意知,突变酶F的变性温度是65.5℃,B错误;
C、由题意知,改变溶菌酶的构象,酶变性的温度发生改变,即酶的稳定性改变,因此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可能与空间结构的改变有关,C正确;
D、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是通过增加二硫键的数量实现的,D错误.
故选:C.
B、由题意知,突变酶F的变性温度是65.5℃,B错误;
C、由题意知,改变溶菌酶的构象,酶变性的温度发生改变,即酶的稳定性改变,因此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可能与空间结构的改变有关,C正确;
D、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是通过增加二硫键的数量实现的,D错误.
故选:C.
看了在研究溶菌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过 2020-04-11 …
下列实验操作最终会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向AlCl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氨气B.向MgSO4溶液中滴 2020-05-14 …
下列有关玻璃棒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溶解时:搅拌,加速固体溶解B.研细时:捣碎固体C.加热蒸发 2020-06-18 …
蒸发结晶是由,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晶核的产生→晶体生长这一过程.他析出的晶体是所有的 2020-06-26 …
下列有关玻璃棒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过滤时:引流转移液体B.蒸发液体时:搅拌 2020-07-11 …
下列有关玻璃棒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溶解时:搅拌,加速固体溶解B.研细时:捣碎固体C.加热蒸发时: 2020-07-11 …
已知20℃时,CO2密度为1.83g/L,Ca(OH)2溶解度为0.165g/100gH2O.20 2020-07-18 …
下列实验操作最终不会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AlCl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氨气B.MgSO4溶液中滴加 2020-07-22 …
下列与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均一稳定,且无色透明B.一种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C.溶液中各 2020-12-20 …
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铜帽(Zn、Cu总含量约为99%)回收铜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1)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