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署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李斯主张的理由是什么?(6分)
(2)材料二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的局限性。(6分)
(3)材料三中明太祖对自秦至宋的相关评述正确吗?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说明。明太祖“罢相”的实质是什么?(7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两种意见:行分封,还是行郡县。(2分)
理由:周朝实行分封制结果导致诸侯混战,天下大乱,不利于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4分)
(2)皇帝和三省大臣的综合意见。(2分)
三省长官都是丞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2分)
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上争执不下,影响行政效率。(2分)
(3)不正确。(1分)
秦朝设置丞相等三公官职,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较为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秦亡于暴政,而非中央集权制度。(2分)汉唐宋的丞相制度对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2分)
其实质是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强化。(2分)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晏子相齐中,晏子扬名诸侯的原因是(用原句回答)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  2020-06-10 …

楚人学齐语孟子谓戴不胜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  2020-06-1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  2020-06-21 …

一傅众咻①孟子谓戴不胜②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③”?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  2020-07-02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7分)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①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  2020-07-13 …

请翻译下面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  2020-07-13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谓戴不胜①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  2020-07-13 …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谓戴不胜①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  2020-07-13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  2020-07-13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