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傅众咻①孟子谓戴不胜②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③”?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
孟子谓戴不胜②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③”?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④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能得矣。子谓薛居州⑤,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⑥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犹如宋王何⑦?”
【注释】
①咻( xi& ):喧哗打扰。
②戴不胜:人名,宋国的官员。
③与:同“欤”,表疑问,相当于“吗”“么”。
④庄岳之间:齐国国都临淄著名的闹市和居民区。
⑤薛居州:人名。
⑥谁与:即“与谁”,宾语“谁”前置。
⑦犹如宋王何: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则使齐人 傅 诸 傅:师傅,老师。
B.使楚人傅 诸 诸:兼词“之乎”,他吗?
C.虽日挞而求其 齐 也 齐:说齐国话。
D.使之居于 王所 王所:宋王居住生活的地方。
2.对下列两组中加粗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之”的意思相同,两个“薛居州”的意思也相同。
B.两个“之”的意思相同,两个“薛居州”的意思不相同。
C.两个“之”的意思不相同,两个“薛居州”的意思相同。
D.两个“之”的意思不相同,两个“薛居州”的意思也不相同。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子欲子之王之善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齐人博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国君应该亲贤臣,远小人,才能成为好的国君。
B.楚国人要想学齐国话,那么就必须让齐国人做他的老师来教他。
C.孟子驳斥了戴不胜关于薛居州是“善士”的说法。
D.国君要成为好的国君,他的身边必须有一个像薛居州那样的善士。
5.“一傅众咻”的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 (傅,动词,教导) 2. B(两个“之”是代词,他,指楚大夫的儿子。薛居州,一个指具体的人,一个指像薛居州一样善良的人) 3.(1)你希望你的君王成为善良的君王吗? (2)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大声喧哗打扰他,即使天天鞭打他,督促儿子学好齐国话,(也)是不能做到的。 4.A 5.“一傅众咻”的故事告诉人们:环境的好坏对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陆贽论人才的解释.加以情有爱憎的以?乡人皆好之的之?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的不如和第一个之?盖以君子小 2020-04-26 …
东施效颦中“见而美之”和“其里之富人见之”的“之”的意思.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 2020-04-26 …
求比值 15:60,22:3分之2,0.6:1.5,1.5小时:30分化成最简整数 45:60 2020-05-16 …
5千克比8千克轻百分之几.五年三班期末考试,数学及格的有45人,不及格的有3人,及格率2是5的百分 2020-06-13 …
文言文词语解释人莫知之的之臣有骏马欲卖的欲比三旦立于市的于和市愿子还而视之的而和视去而顾之的去,而 2020-06-16 …
孟母戒子中的呼而问之的‘之’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A以此戒之B项为之强C至之市D故时有物外之趣 2020-06-18 …
诗者志之所之也,反映了怎么样的文学思想?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发于言,言之不 2020-06-19 …
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之的意思还有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的之不能称前时之闻的之余文之也久的之歆辄难之的之单字 2020-06-22 …
文言文《揠苗助长》中一些字词解释,1.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之2.其子趋而往视之之3.谓其人曰 2020-07-16 …
商鞅变法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