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市各校于2013春季举行了应急疏散演戏,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师生听到相关指令(如老师大喊“地

题目详情
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市各校于2013春季举行了应急疏散演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师生听到相关指令(如老师大喊“地震来了,同学们快跑!”)同学们立即疏散,这属于______反射
(2)演练时,同学们在疏散活动中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身体细胞的______作用.
(3)万一有少量病菌侵入人体,人体内的抗体可将其消灭,此过程属于______(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至少______次经过心脏后才能到受伤部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活动,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当师生听到相关指令(如老师大喊“地震来了,同学们快跑!”)同学们立即疏散,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条件反射.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氧化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人类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也来自于身体细胞的呼吸作用.
(3)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包括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主要指第三道防线.因此,万一有少量病菌侵入人体,人体内的抗体可将其消灭,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肢体受伤发炎,如在上臂静脉滴注药物,药物到达受伤部位需要经过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肢体内毛细血管.所以药物到受伤部位要2次经过心脏.
故答案为:(1)条件;
(2)呼吸;
(3)特异性免疫;2.
看了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提高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火灾中迅速逃生的基本方法,某校举行应急疏散演练,请回答:(  2020-06-18 …

(2014•百色)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市不少  2020-11-05 …

(2014•邻水县模拟)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  2020-11-05 …

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县各校均不定期地举行了  2020-11-05 …

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州各校每学期都会举行应  2020-11-05 …

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学校举行应急疏散演练.请  2020-11-05 …

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校于py八八年春季举行  2020-11-05 …

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市各校于2012年春季  2020-11-05 …

(w093•三元区模拟)为提高广她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  2020-11-22 …

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市各校于2013春季举行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