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游白水书付过①[宋]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
(二)
游白水书付过①
[宋]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 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缒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俯仰度⑨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掏?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时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缒(zhuì) 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 ⑦倒行:顺来路往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 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掬:用双手捧取。? 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二鼓:二更。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食余甘煮菜 ( )
(2) 顾影颓然 ( )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 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C.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7. 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游白水书付过①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 2020-05-16 …
阅读苏轼《游白水书付过①》,完成下列各题。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 2020-06-09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甲上文《小石潭记》乙游白水书付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 2020-06-17 …
记游白水岩苏轼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循山 2020-07-1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游白水书付过①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 2020-07-11 …
游白水书付过①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2020-07-11 …
记游白水岩苏轼?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循 2020-07-11 …
苏东坡的《游白水书付过》中的两个比喻是什么?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 2020-07-11 …
记游白水岩苏轼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循山而 2020-11-10 …
(二)游白水书付过①[宋]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