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1.下列句子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僧推月下门”与“僧敲月下门”不仅仅是一个字的区别,更有着意境上的不同,这两种意境,不好用高下来评判,而要看写诗的人想表现哪一种意境。

B.贾岛不可能是单单拿不准“推”和“敲”两个字,而应该是拿不准两种意境哪一个更与全诗相一致。

C.分析韩愈改诗的这个句子,用来说明意境一变,文字就要跟着变。

D.贾岛是个有一定成就的诗人,他不可能心里想着“推”而下个“敲”字,或想到“敲”而下个“推”字。

2.从作者的观点看,“推”和“敲”在意境上有何区别,为什么作者认为“推”比“敲”好?

3.本文以“推敲”典故为例,所要论证的论点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2.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推”与全诗的意境更调和。 3.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1.1】 分 析:B项“而应该是拿不准两种意...
看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有些人根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本报评论(评论员钟声)韩国企业乐天集团近日同意  2020-06-21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  2020-07-24 …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话说《诗经》之“风”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  2020-07-25 …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所谓“精神”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  2020-11-04 …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建筑在  2020-11-07 …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审美活动的本质在于养成生命主体纯粹而积极的情趣、奋发而有  2020-11-08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重新体认家庭为社会之本戴志勇⑴近  2020-11-27 …

材料一:网络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如图),即从文本阅读转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的阅读文字转向阅读多媒体  2020-12-04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话说《诗经》之“风”风本是地球  2020-12-17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话说《诗经》之“风”风本是地球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