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鲍君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
题目详情
鲍君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补充注释:罝:泛指捕鸟兽的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找出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___
例句:有行人窃取之
A.至之市
B.心之所向
C.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D.故时有物外之趣
(3)翻译句子。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敢持归 | ___ |
②问其故 | ___ |
③怪之以为神 | ___ |
④置罝中而去 | ___ |
例句:有行人窃取之
A.至之市
B.心之所向
C.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D.故时有物外之趣
(3)翻译句子。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不敢拿回家.持:拿着;
②问他们原因.故:原因;
③感到(很)奇怪,认为这是神.怪:以…为怪或对…感到奇怪;
④于是就用鲍鱼放在网里离开了.去:离开.
(2)本题考查对文言“之”一词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例句:有一个过路的人偷偷取走了獐子.之:代词,它.
A:到了集市.之:动词,到;
B:心里想像到的.之:助词,用在主谓间;
C: 船停下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之:代词,意指落水的剑.与例句相同;
D:所以常常能够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之:助词,的.
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翻译这句话时,出来注意这两个关键词之外,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与流畅.
句中重点词语有:“此”是“这”的意思,“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句意为:这是我的鲍鱼,哪里有什么神啊?
(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谈看法谈启示的题,注意一定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加以发挥.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可以多角度的来谈.可以从“鲍鱼的主人”这个角度来谈,也可以从“人们盲目相信有神灵”这个角度来谈.如果从第二个角度来谈,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
答案:
(1)①持:拿着;②故:原因;③怪:以…为怪或对…感到奇怪;④去:离开.
(2)C
(3)这是我的鲍鱼,哪里有什么神啊?
(4)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言之成理即可)
①不敢拿回家.持:拿着;
②问他们原因.故:原因;
③感到(很)奇怪,认为这是神.怪:以…为怪或对…感到奇怪;
④于是就用鲍鱼放在网里离开了.去:离开.
(2)本题考查对文言“之”一词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例句:有一个过路的人偷偷取走了獐子.之:代词,它.
A:到了集市.之:动词,到;
B:心里想像到的.之:助词,用在主谓间;
C: 船停下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之:代词,意指落水的剑.与例句相同;
D:所以常常能够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之:助词,的.
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翻译这句话时,出来注意这两个关键词之外,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与流畅.
句中重点词语有:“此”是“这”的意思,“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句意为:这是我的鲍鱼,哪里有什么神啊?
(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谈看法谈启示的题,注意一定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加以发挥.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可以多角度的来谈.可以从“鲍鱼的主人”这个角度来谈,也可以从“人们盲目相信有神灵”这个角度来谈.如果从第二个角度来谈,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
答案:
(1)①持:拿着;②故:原因;③怪:以…为怪或对…感到奇怪;④去:离开.
(2)C
(3)这是我的鲍鱼,哪里有什么神啊?
(4)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言之成理即可)
看了鲍君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日月之行沈括日月之行沈括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加点字:以)以月盈亏可验(加点字:验)也.月本无光 2020-03-30 …
皆次当行;行收兵;乃行卜;复行数十步;大道之行也的行解释.其两膝相比者;比至陈,车六七百乘;曹操比 2020-06-09 …
英语翻译候人兮猗: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涂山之阳,女乃作 2020-06-18 …
(八)涸泽之蛇泽涸①,蛇将徙②,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者;不如 2020-06-20 …
(八)涸泽之蛇泽涸①,蛇将徙②,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者;不如 2020-06-20 …
乃字在文言文的意思?乃今得闻教乃遂私见樊於期乃欲以生劫之此乃岳阳楼之大观也若事不济此乃天意家祭无忘 2020-06-28 …
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变容.指社曰 2020-07-03 …
下列各句中加粗“乃”字的意义分组正确的一项是:①又六七里,乃止。②毅怪视之,乃殊色也。③道士,乃人也 2020-11-11 …
下列各句中“乃”作人称代词的一项是A、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C、B 2020-12-14 …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