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3)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进行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

题目详情
(13)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进行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苟况《苟子·性思》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孟子、荀子、王阳明、苏格拉底在人性观问题上的主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扩展人的善性,他们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解决途径? (4分)
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西方先哲强调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其侧重点及目的有何不同?(5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主张: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王阳明:致良知。苏格拉底: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知德合一。(4分)
(2)途径:孟子: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王阳明:知行合二。苏格拉底:美德由教育而来。(4分)
(3)共同问题:道德问题。(l分)侧重点:东方思想家侧重于社会公德。苏格拉底侧, 重于个人道德。(2分)目的:东方思想家主要是为了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建立和谐社会。苏格拉底主要是为了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挽救衰退的城邦制。(2分)

看了(13)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读下列表1与表2(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当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6分)材料  2020-05-13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读《三字经》《弟子规》,师正衣冠,朱砂开痣,食聪明蛋,行鞠躬礼--  2020-06-10 …

非连续性材料解读.阅读下面三则关于“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材料一:近年我国国  2020-07-21 …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1-3题。阅读能力训练:对于“如何抓住文章的重要语句理解作品的主旨”的解题思  2020-10-30 …

阅读下列材料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材料: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还表现在一系列持续  2020-12-1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个学习大国,必然是一个崇尚阅读的国家。材料一读古书,承袭古人以鉴今日;读海  2020-12-12 …

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域图.材料二:A城市10月10-13日气象资料统计  2020-12-1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政府1802年颁发一项学校法案,要求工厂主负责对工厂学徒进行读写  2020-12-1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读下列表1与表2(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当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6分)材料二  2021-01-12 …

阅读材料并读下图,回答问题.材料:2012年3月29日,“金砖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  2021-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