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3)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进行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

题目详情
(13)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进行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苟况《苟子·性思》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孟子、荀子、王阳明、苏格拉底在人性观问题上的主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扩展人的善性,他们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解决途径? (4分)
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西方先哲强调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其侧重点及目的有何不同?(5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主张: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王阳明:致良知。苏格拉底: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知德合一。(4分)
(2)途径:孟子: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王阳明:知行合二。苏格拉底:美德由教育而来。(4分)
(3)共同问题:道德问题。(l分)侧重点:东方思想家侧重于社会公德。苏格拉底侧, 重于个人道德。(2分)目的:东方思想家主要是为了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建立和谐社会。苏格拉底主要是为了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挽救衰退的城邦制。(2分)

看了(13)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女儿二十岁生日祝福语女儿明天就过生日(8月6日)了,我想用六个字来形容我的祝福语,一来感谢来宾长  2020-05-16 …

用恰当的描写方法描写下面的人物.1.一个即将进入考场,心情紧张的学生.().2.一位关心学生用恰当  2020-05-17 …

帮忙修改中英翻译我的朋友们,对你们来说一个很重要的考试即将来临.你们的努力、你们的辛苦、你们的汗水  2020-07-27 …

怎么样保持平和心!经过上一次的考试由于心理上的原因考砸了.老师没多说些什么.2天后又考了.2个老师语  2020-11-02 …

利用重心切蛋糕问题一个长方形蛋糕,边缘切去一块正方形的蛋糕,要求一刀将剩下的蛋糕分为质量相等的两块蛋  2020-11-03 …

考研英语只背单词,做真题可以吗?一直在等大纲出来才复习,大纲出来后我发现时间来不及了,后悔啊。现在心  2020-11-04 …

麻烦老师解答:某同学考试没考好,心某同学考试没考好,心里难过.班主任找他谈话.下面四种说法,效果最理  2020-11-24 …

还有5个月怎么考研?一直张罗着考研~一直也没静下心里看书~现在再不看就来不及了~还有5个月~每天的作  2020-11-25 …

下面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范进)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考场外的举  2020-11-26 …

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  2020-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