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文学的趣味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
|
|
解析:
(1) 参考答案:(1)根本不知,感受不到作品中的趣味。(2)趣味低劣,只取恶劣作品寻求刺激或麻醉。(3)趣味狭窄,囿于某一传统习尚。
提示:
这是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题干给出了答案的范围,降低了难度,只要弄清楚第2-4段中“这”的具体指代内容就可以了。 (2) 参考答案:阐明“扩大眼界,加深知解”方能获得可靠的文学鉴别力这一道理。
提示:
打比方是为了更好地讲清楚某一个道理,本段开头“扩大眼界,加深知解”是中心语句,通过这个中心句,知道本段要讲的道理后,答案就出来了。 (3) 参考答案:心理上不愿创造趣味,惯于先入为主,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
提示:
理解重要的词语,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看。第6段的开头“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是中心句,下面的例子就是这句话的具体化。对这些例子理解了,结合开头的句子就能理解了。 (4) A项,作者引用孔子的话只是为了引出话题,“知、好、乐”三方面,作者只谈了“知”;B项,颠倒了因果关系,作者的意思是有些人对好作品根本不看,没反应,没感觉;D项,“必须把中外古今的名著读尽”错,作者要讲的是读的越多越好。
英语翻译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故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 2020-05-22 …
文言文翻译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诚然易地以处平凡而度之吾果无一失 2020-06-12 …
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诗之叹的古代诗文?举出三 2020-06-16 …
观人之失易,见己之失难(文言文翻译)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 2020-06-16 …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因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 2020-06-16 …
兰亭集序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文由什么感触 2020-06-19 …
兰亭集序中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文,有什么感触? 2020-06-19 …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A.那些教孩子�“彼 2020-06-25 …
英语翻译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 2020-07-05 …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这段话出自哪里、求全文和翻译.如题.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