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下的刀锋凸凹①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
薄暮下的刀锋
凸凹
①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
②我住一楼,很快就又走出门来。见他已骑在窄凳上,工具整齐地摆在脚下,可见他是个成熟的匠人。
③我拿出的两把刀虽经年使用,因勤于擦拭,刀面光洁,夕照之下,能映出人影。心里说,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而已。他接过刀去,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两把刀,虽光亮唬人,却都还没有开刃呢。”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不信您试一试。”一试,果然没有锋利感觉。
④A 他将其中的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 其实,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如此做来,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便表现出不耐烦,说:“干吗不用砂轮?”他憨然一笑,说:“您这把刀是合金做的,钢口是脆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的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说:“论件数,一把4块。”说完,他好像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不禁红了。我看到了朴实的模样,便心生一丝惭愧,说:“就依你。”
⑤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下去。我觉得那刀口已足够锋利了,但他还是觉得不到火候,一系列的动作不断反复。其间,因为离得近,更看出他皱纹绵密皮糙骨瘦,我便真切地说了一句:“差不多就行了。”他说:“我自己知道行与不行,您尽管去忙,不必等。”
⑥这把刀终于磨好了,夕照之下,刀锋闪闪生光。看了一眼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拿过刀来,他也笑着摇了摇头,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他把刀固定在窄凳之上,还是重复既有的程序和动作。我真的有些不耐烦,转身走了,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
⑦人在家里,却总是时时地到临街的后窗旁看一眼那人。B 那个人专注地工作着,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慢慢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
⑧知道他快完成工作了,我便出门。掏出10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我说。他坚决把2元毛票塞进我兜里,说:“8块钱是我的手艺,10块钱就是人的贪心了,我一辈子最恨的就是贪。”
⑨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情不自禁地学起了《红灯记》里的一句喊:“磨剪子来——戗菜刀——”
⑩邻人被惊动,纷纷拿刀出户,匠人有了新的商机。没想到他满脸惊慌,推车欲走。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天都黑了,看不清物件了。”我说:“不是有路灯吗?”他说:“我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是模糊的,会磨不好。”便仓皇骑远,一如逃。
? 最先来到的是县中张老师。我便把磨刀的经历与他言说。听完叙述,他感叹道:“这就是小人物的可爱了——小人物不趋时、不趋利,他们不怕辛劳,只怕欺心,这叫什么,这叫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
? 我回味着张老师的感叹,在路灯下不停地踱步。我发现,夜色越 深灯光越明亮,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亦如薄暮下的刀锋。
(摘自《读者》2013年第8 期,有删改)
1.以“磨刀人”为中心梳理文章情节,根据所给的短语形式填空。(2分)
试刀锋 → → 磨刀锋 → → 拒商机
2.文中的磨刀人具有怎样的品性?(3分)
3.文中有两句画线的句子,请选择其中的一句进行赏析。(2分)
选 句,
4.说说文章末“我发现,夜色越深灯光越明亮,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亦如薄暮下的刀锋。”句的作用(3分)
5.联系课文,结合你的知识积累或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句子“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的理解。(6分)
1.
分 析:
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磨刀人”这一主题人物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
分 析:
中考小说阅读的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是必考题,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这里磨刀人是一位诚实不贪、吃苦耐劳、工作认真的人。
考点:
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
分 析:
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答方法:学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
考点:
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
分 析:
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此处点明题意,升华主题;磨刀人等小人物的朴质善良,像刀锋一样闪亮,并在我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5.
分 析:
这是一种半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观点结合文本进行阐释,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和结合生活实际的能力。
考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十九)天鹅的见解一匹骏马在湖边饮水;一条鲤鱼在湖里吹气泡;一只雄鹰在湖面上空盘旋.雄鹰一会儿直天鹅 2020-03-31 …
3、一筐苹果,甲取了一半又一个,乙取余下的一半又一一个,这筐苹果里还剩下一个,这筐苹果原有几个?3 2020-04-06 …
一次函数的问题(难)!已知一次函数y=负三分之根号三+1,且另一一次函数图像垂直于它,现知道交点( 2020-04-08 …
计算1/2(二分之一)+1/4+1/8可以这样考虑:1/2=1-1/2,1/4=1/2-1/4,1 2020-05-14 …
有关于万有引力的!已知一颗人造卫星在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已知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2020-05-15 …
求歇后语的后半句!快来回答一篮茄子一篮豇豆一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一一一天雨一一一连三座菩萨堂一一一脚踢 2020-05-15 …
一一点一点又一点,一横一横又一横, 一竖一竖又一竖, 撇一撇又一撇, 一捺一捺又一捺 2020-05-17 …
工地上运来一批水泥,砌墙用去八分之七吨,修路用去五分之四吨,还剩十分之九吨,这批水泥一共有多少吨. 2020-05-20 …
英语翻译1:我需要想出一个好主意2:我们必须在英语课堂上写下这生单词3:他在2008年开办了一家公 2020-05-20 …
近义饲.闻名一一()神奇一一()观察一一()圣洁一一()细腻近义饲.闻名一一()神奇一一()观察一 2020-05-21 …